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2-18
春聯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不僅是辭舊迎新的一種象征,更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春節將近,在魯西新區佃戶屯街道張和莊社區,一家家春聯制作車間忙碌了起來,村民們忙著印刷、包裝春聯,供應各地年節市場,傳遞著紅紅火火的幸福。
張和莊社區是遠近聞名的春聯制作專業村,今年74歲的陳憲順見證了張和莊村民近40年靠春聯產業過起紅火日子的歷程。據陳憲順回憶,1983年開始,自己便和村里的人采取市場上批發、代加工的方式進行售賣春聯印刷包裝對聯,直到1991年,村里人認為批發和代加工都不如自己買印刷機辦廠子,這樣一來既節省成本又能提高效益,這一干便是幾十年,張和莊的春聯遠銷東北、石家莊、武漢、義烏等地。
在久福制品廠內,一副副手工印刷的春聯被井然有序地掛在架子上晾干,鮮艷的紅紙襯著又金又亮的字,特別喜慶。該廠負責人李杰告訴記者:“自己從事春聯行業已經十多年了,為了順應市場需求,對設備和工藝進行了升級改造,目前有印刷、發泡、分切、包裝等4個車間,每副春聯要經過十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好。”
由于李杰的春聯紙張質地好,且帶有磁鐵方便粘貼,生意越做越紅火,訂購春聯的商販主動上門,現在每天能產2萬副春聯,年銷售額達500萬左右。不僅如此,還帶動了近百名當地居民在此就業增收。
“我每天的工作是在車間里包裝春聯,計件工資多勞多得,一個月大概能拿4000多元,空閑時還能回去照看孩子,挺好的。”當地居民范水蓮告訴記者,春聯產業讓他們實現了務工、顧家兩不誤。
隨后,記者走進當地居民張廣君的生產車間,在這里一副副專屬定制的春聯,經過自動化機器的印刷新鮮出爐。該車間的訂單來自全國各地,以廣告春聯為主,這種忙碌的情況會一直持續到春節前夕。“春節馬上就要到了,我們要開足馬力生產,以供應市場需求。”張廣君說。
多年來,張和莊社區紅紅的春聯走進了千家萬戶印刷包裝對聯,祝福也送到了千家萬戶。“現在,我們村有數百人靠著春聯產業走出了一條增收致富的好路子。下一步我們要在做好春聯產業促增收的同時,繼續發展制作中國結等產業,進一步提高村民收入,以產業振興推動鄉村振興。”張和莊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景憲告訴記者。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