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2-15
阿鐵語文堂
【阿鐵語文堂】(微信號at-ywt)是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語文教師王鐵軍老師創辦的教育公益平臺,向朋友們推送有關教育、語文教學和呼市二中的信息,歡迎關注并賜稿,來稿請寄郵箱:。
【阿鐵老師開講】
北方春節前臘月的歌謠很多,大同小異,但都和準備過年有關。其中一個民謠就是:“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這貼花花,就是貼春聯,貼“福”字。
如何選春聯呢?阿鐵老師告訴你:
選尺寸
如果是大樓大院門口,當然要選尺寸大的,字數至少要七字聯,甚至十幾字以上的;一般家庭用的,尺寸要小些,五言或七言均可,一般七言居多。
選字跡
這個是要有些欣賞書法的功底的。不過,現在市場上的多為批量印刷的,有些甚至是電腦字體,毫無個性和美感。還有一些是某些廠家印制的,上面還有商家的Logo,貼上等于替商家免費做了廣告。
近些年來,手寫對聯更受青睞。如果是定制知名書法家的對聯,一副都在幾十元甚至百元上下。阿鐵老師曾請書法家朋友王欽先生手寫隸書對聯一副,貼于家門口,每每進出門時,都要立于門前欣賞,久久不忍離去。好的字跡,竟能有如此的魔力。
自己寫春聯當然是最文藝的了。阿鐵老師從小就寫春聯,還算有些童子功,但初學時入門不正規,現在把個字寫得不三不四,算是自學不成才的那種。但學生時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當時住平房,一排共五戶人家。每家除正門外,還有兩間房的窗戶和涼房,每家起碼就要寫四副,一排住戶共要寫20幅,這還不包括有的住戶要求雞窩上也寫的,這些對聯,全由上中學的阿鐵老師書寫。自己寫春聯,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內容,還可以自己編寫。這樣,內容和字體都富有個性。要知道,手工制做的永遠勝過批量生產的。2017年春節前,擱筆數年的阿鐵老師,壯著膽子厚著臉皮,決定揮毫潑墨了。先網購了數百副空白春聯和墨汁等,為同事和朋友手寫了春聯約三百副(后來,同辦公室的閆旭東老師也加入了書寫隊伍,同事陳峰老師又提供了許多空白聯紙,都令阿鐵老師感動不已)廣告對聯印刷,免費贈給親們廣告對聯印刷,大家不嫌阿鐵老師字丑,就是對阿鐵老師最大的鼓勵了。
2018年,阿鐵老師又網購了金墨,嘗試為同事和朋友寫金字對聯了。今年也寫了有數百副了,感覺今年比去年的字跡略有了一點點進步,但仍需繼續努力。明年再購進斗方,繼續為大家義務書寫春聯。
選 內容
這個最重要了。阿鐵老師曾看到有一家貼著“不忘艱苦奮斗,堅持四項原則”的春聯,這哪是春聯,簡直是標語口號。還有一所小學,大門口被街道居委會給貼上了“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被熱心市民反映到電視臺,校方好不狼狽!看下面這副對聯,估計是購買時只買了同一聯,或買了兩副相同的對聯,錯把兩副的上聯貼了出來,而且一貼就是一年。不知今年會不會把下聯一同貼出來。
下面該說說貼對聯了。貼對聯先要區分上下聯。
如何區分上下聯
常說的“仄起平收”就是區分對聯上下聯的方法。
仄聲,指現代漢語的三聲和四聲,即上聲和去聲。古代還有一種入聲字,屬仄聲,這個聲調保留在許多地方的方言里,如北方方言中的“黑”、“吃”、“福”等字。
平聲,指現代漢語的一聲和二聲,即陰平和陽平。
區分上下聯時,要看對聯的最后一個字,上聯是仄聲,下聯是平聲。如果您選的對聯上下聯最后一個字同為平聲或同為仄聲,那一般不是好對聯。
比如下面這副對聯:
“財進門歲歲平安,福到家天天開心”。這副春聯就不是一副好春聯,無法根據尾字的平仄去區別上下聯。阿鐵老師只好根據語意的遞進建議把“財進”當上聯,“福到”當下聯。如果上聯變為“財進門歲歲康健”(“健康”都不行!)就好多了。
其實,這副對聯還犯了一個毛病,就是“三平尾”,(還有的犯“三仄尾”的毛病)。不管幾字對聯,只要尾部連三仄或連三平,都是對聯所忌諱的。比如一條很大眾化的春聯:“爆竹聲聲辭舊歲,梅花朵朵迎新春。”犯的也是“三平尾”的毛病。
如何貼對聯
區分好上下聯后,接著就是如何貼對聯了。
要面對大門,上聯貼在右手,下聯貼在左手。橫批沒有特殊要求,古代文字一般從右向左寫,現代好多也從左向右寫了。
人們貼春聯時,經常是上下聯不分,左右側不管。比如下面這副春聯,內容很棒,但從平仄看上下聯貼反了,而從內容看又合邏輯,需要再細細斟酌一下的。
關于左右的問題,阿鐵老師有話要說。對待中華傳統文化,就充滿敬意,而不可隨意。比如匾額上字的順序,是區別古件與仿件的一個重要依據,古件一般都是從右向左寫的。當然,從右向左寫未必就是古件,但從左向右寫卻往往是仿件。近年來,各地仿古建筑越建越多,但在楹聯或匾額的書寫或懸掛上,卻常有穿幫的現象,令人遺憾。
來看這幅匾額,如果不懂書寫順序,你站在門樓前大聲讀到:“二不?”(如果再用升調)那真的是很搞笑的了。
阿鐵老師每到一處古跡(或仿古跡)游玩,都會認真閱讀每一副楹聯和匾額的。以下是在南京某仿古建筑處所拍,大家看看問題所在。
上面這副對聯,看內容應是“往昔亂山孤亭夜悲風,今朝悅目賞心時芳草”,但從平仄和內容以及落款的位置(落款應該就在左下)分析,也不是掛反了,而是對聯擬得不合規矩。
再看上面的對聯,“云樹蒼茫隱萬家,樓臺層疊標孤塔”,從平仄和落款看,只是掛反了。
下面的幾副對聯,是我市某處的,大家能看出問題嗎?
上面的景點,是位于呼和浩特土左旗的明清博覽園中的“蕓香書院‘,這是呼和浩特唯一保存下來的書院(異地遷址保護)。對聯的上下聯貼反了。
上面這副對聯,從平仄看,是掛反了,但因為有了左下角的落款,所以就是換過來掛也是不行的,所以,只能是寫錯不能用的一副字了。
上面這副對聯,看平仄肯定是掛反了,但因為是藏頭聯,如果換了方向,就不能對應”久九“二字了,所以,應屬擬錯的一副對聯;而且仿古匾額的字跡,最好還是從右向左書寫比較地道一些。
上面兩幅圖,因為把落款題在了右側,違反了書法的規矩,雖然更改有一定的難度,但還是改一下更顯專業。
趣聞:天下第一“福”
在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恭王府秘云洞內,珍藏著一塊號稱“天下第一福源”的福字石碑。每天來這里請福的人絡繹不絕,人人都想親手摸一下這公認為“天下第一靈驗”的福字,好“沾一沾福氣”。
這塊碑距今已有近400年歷史,為康熙御筆,起初一直珍藏于紫禁城內。乾隆時期,此碑神秘失蹤。1962年在周恩來總理的批示下重修恭王府,考古人員在王府后花園的秘云洞內意外地發現了失蹤的福字碑。總理得知后欣然將其命名為“中華第一福”,又稱“天下第一福。
這個“福”字,左邊像“子”和“才”字,右上角像“多”字,右下角像“田”字,右邊又像草體的“壽”字,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壽、多福”。
下圖是2015年春節期間,阿鐵老師游覽恭王府時所拍。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