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2-13
武漢一用戶收到的快遞上有小廣告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康旭陽攝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康旭陽
隨著雙11第一波快遞包裹陸續送達,在收快遞的同時,有不少消費者發現,快遞面單上的商家小廣告有些打眼:廣告內容五花八門,有的貼有樓盤宣傳單,有的是超市促銷廣告包裝印刷廣告推廣,還有的貼著抽獎二維碼。就連快遞面單最下方兩指寬的空間,也成了“廣告攤位”。
有律師稱,廣告主或廣告經營者委托快遞公司在快遞面單上投放廣告,法律沒有明確禁止,因此并不違法,但快遞企業作為廣告發布者,需對廣告內容盡到審查把關的義務。
雙11快遞面單成廣告攤位
據北京商報報道,一件雙11快遞電子面單上印著某連鎖快餐品牌二維碼廣告,用戶在掃碼后,可進入該快餐品牌微信小程序領限時優惠券,再進店核銷。記者調查發現,有快遞企業、快遞網點趁機接起這類生意,在快遞包裝上貼小廣告。
不少消費者稱,這種“牛皮癬”廣告有點影響雙11收件的心情。
一家廣告公司的市場推廣人員張某向極目新聞記者介紹,快遞廣告分為好幾種,比如“隨包裹廣告”是放在包裹內的宣傳單,“外包裝廣告”是專門定制的廣告包裝箱,“面貼廣告”則是貼在快遞包裹外側的廣告單,也可以貼在快遞面單下側,不同廣告收費標準不同,面貼廣告是最便宜的,推廣起來也比較容易。
極目新聞記者咨詢多家廣告公司發現,定制快遞包裹廣告面貼的收費標準差異較大,并且有一定的起投量,例如有公司收費1毛錢一張、起投10萬張,有公司收費8毛錢一張、1萬張起投。廣告公司不僅可定制廣告面貼,還負責印刷和推廣。
“我們有自己的資源,商家根本不用愁推廣渠道,印刷出來的廣告面貼到達率能達99%。”某廣告公司工作人員稱,這些小廣告的轉化率一般在3%-5%左右包裝印刷廣告推廣,對商家來說能達到這個轉化率已經很值了。
武漢快遞小廣告并不算多
這樣的快遞廣告“小生意”在武漢有嗎?
連日來,極目新聞記者多次取件均未在快遞包裹上看見有商家廣告。11月3日,極目新聞記者又走訪了武漢幾家快遞站點發現,類似商家廣告存在,但并不多見。
在武昌東亭一家快遞站點,除了部分快遞面單下側有“掃碼領蘋果”等廣告二維碼外,快遞面單以及快遞盒上未看見有上述商家廣告。
“目前沒發現收到的包裹里有亂七八糟的廣告,我們自己更不可能會去貼廣告了。”該站點負責人稱,這幾天快遞站點單量每天都過千,收件、寄件、送件根本忙不過來,更別說再花時間去貼廣告了。
在武昌另一家快遞站點,記者隨機查看了一些快遞包裹,外盒上未看見貼有商家廣告,快遞單面下方位置大多空白,或是寫著“如有破損可拒收”等寄件商家備注。工作人員也稱,沒有接過貼廣告的活,“廣告貼在快遞盒和快遞單面上,取件人看的可能性很小。”
快遞公司應審查廣告內容
快遞包裹上的各種廣告也引發了消費者的一系列擔憂:在個人包裹上打廣告合法嗎?掃二維碼后是否會泄露個人信息?廣告中的商品質量是否過關?
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夏冉律師對極目新聞記者表示,就廣告主或廣告經營者委托快遞公司在快遞面單上投放廣告二維碼的模式,法律沒有明確禁止,因此并不違法。
“不過投放廣告這一行為受到法律的約束。”夏冉律師稱,貼廣告的快遞公司、快遞站點相當于廣告發布者,即為廣告主或廣告主委托的廣告經營者發布廣告的法人,應受到《廣告法》第34條對廣告發布者的約束,履行對投放廣告的審查義務。
夏冉律師表示,快遞企業作為廣告發布者,理應盡到審查把關的義務,廣告投放內容和形式不得違背法律規定,比如藥品、保健食品、醫療器械等廣告必須經過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后方可發布。此外,建議評估廣告整體效果,拒絕明顯違背公序良俗價值觀或者明顯引起消費者誤解的情形。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