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2-10
在江蘇徐州從事印刷行業20余年,顧夢杰決定告別這個行業。
“先是環保要求收緊,接著是人工成本增加,這一輪是紙價上漲,印刷行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接受《民生周刊》記者采訪時,顧夢杰說。
如他所說,5月份以來,國內各類紙價普遍迎來上漲。公開資料顯示,文化用紙每噸普遍漲價200元,白卡紙每噸漲價達到1000元,包裝紙價格漲幅也在200元左右。
紙價上漲原因何在?持續多久?是否會波及生活用紙價格?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漲價函不斷發來
“全國多地紙巾漲價”“造紙廠紛紛停產”,由于生活用紙的價格上漲,紙價上漲相關話題登上熱搜,引發熱議。
相較于紙巾等生活用紙,卡紙、瓦楞紙等紙箱用紙的漲價來得更加猛烈。“春節前,做包裝盒用的白卡紙是5800元,現在是10500元,每噸漲幅接近一倍。”顧夢杰說。
因為紙價上漲,面向終端消費的印刷品價格只能跟著水漲船高。除了包裝盒外,顧夢杰的印刷廠還印刷書籍等。紙價上漲,包裝印刷企業成本增加,讓他倍感壓力。
在顧夢杰的記憶中,2016年底,紙價就曾遭遇過一輪類似的漲價潮。“上游紙企不斷發來漲價函,下游的客戶卻難以接受。因為價格上漲,難以接到訂單,而且原有的老客戶不斷流失。”
和顧夢杰的經歷類似,山東棗莊一家印刷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坦言,公司也在不斷壓縮業務范圍,“做不下去了”。
紙價上漲,引發各地印刷行業協會的關注。從今年2月起,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湖南等地印刷協會通過研討會等形式,明確表態反對紙價不理性暴漲。
目前來看,漲價影響尚未全部傳導至大多數終端消費者,這使得中游企業承擔了大部分的漲價壓力。
專家分析,在這一輪紙價上漲過程中,依靠購買現貨原材料進行生產的小紙廠因資金和規模的限制,很多面臨被淘汰的風險,而漿紙一體化紙企則具有一定競爭優勢。
多重因素導致
木漿、廢紙等原料暴漲,是引發本輪紙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
據業內人士介紹,箱板紙、瓦楞紙一般是用國內回收的廢紙打漿做的,而衛生紙等生活用紙使用的則是進口木漿。
作為全球第一大紙漿進口國,2020年,我國木漿進口量達到3064萬噸,進口木漿占木漿總消耗量的72.8%。
在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翰看來,原料上漲的原因之一是對進口的依賴程度太高。“自2003年以來,我國紙漿進口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而且需求量越來越大。”
從原材料供應來看,整個市場的供給和需求存在較大矛盾。
此外包裝盒設計印刷報價,除紙漿等原材料供應減少外,紙張價格猛漲還受市場需求增加,以及“禁塑令”和“禁廢令”政策實施帶來包裝紙新需求等多重因素影響。
正常來說包裝盒設計印刷報價,漲價對供給端是利好消息,企業通常會加大生產。然而,在本輪紙價上漲的同時,不少造紙廠卻紛紛宣布暫時停產。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何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全國工商聯紙業商會秘書長張慎金分析,“停產的原因是受紙漿原料價格上漲,造成漿價和紙價的倒掛。”
由于紙漿價格與紙價出現倒掛現象,一些沒有原料儲備的紙企只能停機。原材料價格上漲給造紙行業帶來不小的波動,而造紙廠紛紛停產引發業內外人士深層次的擔憂。有分析人士稱,這種現象可能會讓這一輪停產規模、時間比以往更大更長。
依然存在巨大缺口
隨著中小企業紛紛停產,下游產品衛生紙、打印紙、包裝紙箱也面臨漲價,處于產業鏈末端的消費者勢必會成為最終的買單者。
近期,維達、潔柔等國內知名紙業公司紛紛發布調價通知,上調了旗下產品價格。其中,部分生活用紙制品上調10%~20%。
“出現大幅度上漲的可能性不大,但隨著市場的供給減少,而需求還在持續的話,那么供給和需求的矛盾將會出現,必然會導致一定程度的持續上漲。”談及普通民眾的擔憂,江翰說。
5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多措并舉幫助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應對上游原材料漲價影響。支持大型企業搭建重點行業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用市場化辦法引導供應鏈上下游穩定原材料供應和產銷配套協作,做好保供穩價。
除了做好保供穩價工作外,分析人士認為,穩定紙價還要持續推廣對紙品的循環利用。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廢紙回收率已經高達90%,超過了日本、歐美等發達國家。
“盡可能地節約用紙,避免在生活用紙上的浪費,從而降低當前整個供應鏈的壓力。”
針對原材料價格上漲,江翰建議,應加大國內一些再生紙漿的生產,增加稻草等速生植物的供應,來進一步降低對于國際市場的依賴。
(□ 《民生周刊》記者 鄭智維)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