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2-09
將紙張放在印刷機正中間的印板上,搖動轉輪中華印刷包裝,一推、一拉,一頁由參觀者親手仿制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第一頁就壓印而成。
上海印刷集團“還原”了一臺早期手扳式印刷機。新華社記者王婧媛 攝
1920年夏,在位于上海辣斐德路成裕里(今復興中路221弄12號)的又新印刷所內,由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付印。100多年過去,上海印刷集團“還原”了一臺外形和功能與當年相仿的早期手扳式印刷機,“穿越”百年,與參觀者互動。
這一場景是27日在上海中華印刷博物館開幕的“紅色印記——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專題展”的一幕。從這臺印刷機開始,展覽呈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色印刷”發展歷程。
展覽分為五大部分。序廳和第一展廳以“紅色印刷”發源地上海為背景,展示了《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的誕生、商務印書館黨小組的成立、黨的地下印刷所如何運作、上海印刷工人積極投身工人運動等。
展覽內容顯示,誕生于上海的商務印書館是宣傳馬克思主義的輿論陣地之一;商務印書館的印刷工人群體,也是推動工人運動、傳承紅色基因的一支重要力量。
參觀者體驗仿制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第一頁。新華社記者王婧媛 攝
第二展廳主要展出我黨在瑞金、延安、西柏坡等地留下的“紅色印刷”足跡。在第三和第四展廳中華印刷包裝,裝幀精美的現代圖書琳瑯滿目,反映了新中國印刷業的快速發展。從黑白到彩色,從“鉛與火”到“數與網”,我國印刷行業不斷邁向數字化、智能化。
展覽由上海印刷集團主辦,將持續至12月31日。
記者:王婧媛、許曉青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