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1-12
不久前,三好同學曾寫過一篇《》蘇州畫冊印刷公司,受到不少朋友的點贊和鼓勵。
今天,三好同學決定再接再厲,說一說:這些年,那些敗走麥城的網絡印刷先驅。為什么這里用的是“網絡印刷”,而不是“云印刷”?其實三好同學一直認為,云印刷不過是網絡印刷更加高大上的別稱,兩者本質上區別不大。由于這里涉及的個別案例在其存續期間,云印刷的概念尚未興起,所以三好認為用網絡印刷更準確一些。
有人可能會說:大談走麥城是不是在給網絡印刷潑涼水?三好同學非常認真地表示,對待失敗咱們其實可以再大度一點,寬容一點。我們談論失敗,并不是要否認先行者的努力和付出,恰恰相反,正是他們的先行先試為后來者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我們談論失敗,也不是要打擊后來者的信心,而只是想善意地提醒他們,這些“坑”有人已經經踩過,要小心那么一點點。
如果不是整理這篇文章,三好同學其實也不知道,在網絡印刷市場的開拓中,已經有那么多知名或不知名的先行者倒在了征途中。
案例一 龍櫻網:好項目也要生逢其時
項目名稱:龍櫻網
創立時間:2005年12月29日
停運時間:2011年4月30日
存續時間:5年4個月
龍櫻網的運營體系放在今天也不遜色
主要業績:創立于2005年底的龍櫻網在國內絕對算得上是網絡印刷的“先鋒”。作為上市公司界龍實業創新商業模式的重要探索,龍櫻網可謂含著“金鑰匙”出生,其所倡導的“鼠標+印廠”的運營模式被認為將成為“未來印刷業的主流”。
龍櫻網以中小企業和個人家庭為主要目標客戶,圍繞客戶需求構建了從在線設計軟件,到免費設計模板,再到在線支付及物流配送系統在內的完整業務體系。目前,大部分云印刷項目能做到的大抵如此。
龍櫻網在業務拓展方面不遺余力:購買過搜索引擎關鍵字排名、投放過網絡廣告、通過論壇進行過病毒式推廣,還發放過體驗券;線下則積極參加婚慶展、書展等有針對性的展會,并對重點潛在客戶展開一對一攻關。
龍櫻網在當時獨創了網絡印刷的“B-B-C”的商業模式,深度參與到客戶的營銷活動中,成為“商家”和“用戶”之間的紐帶。其與惠氏、奧林巴斯、中歐商學院等知名企業的合作一度頗有成效。
有媒體報道,到2008年,龍櫻網的注冊用戶達到10萬人,日最高業務量達到800本。在當時的網絡印刷實踐中蘇州畫冊印刷公司,這已經是頗為驚人的成績。
失敗原因:即使以今天的標準衡量,龍櫻網構建的網絡印刷運營體系也并不遜色。那么它為什么會失敗呢?
三好認為,可能的原因有幾點:首先,它的意識實在是太超前了,當時國內市場對網絡印刷的認知和接受度遠沒有現在這么廣泛,客戶培育需要時間和成本。
其次,龍櫻網在業務拓展上完全親力親為,而國內外成功的網絡印刷公司大多有龐大的代理商網絡。對任何一家網絡印刷公司而言,憑一己之力開拓分散的小型客戶都需要極大的資金和人力作為支撐。龍櫻網在運營一段時間后發現掉入了“零售的泥沼”,客戶開發維護成本過高。B-B-C模式部分解決了這一問題,但仍未挽回其停運的命運。
關于龍櫻網,三好同學最想感慨的是:好項目也要生逢其時啊!如果放在今天,貼上云印刷的標簽,龍櫻網會給界龍帶來多大的資本想象空間?
案例二 涂書網:兩年辛苦,生日變忌日
項目名稱:涂書網
創立時間:2011年11月18日
停運時間:2013年11月30日
存續時間:2年零12天
涂書網宣布即將停運那一天正是它兩周歲的生日
主要業績:涂書網誕生于微博火爆之時,所以它最初的定位是做微博書,當然后來它也提供家庭日記、攝影畫冊、紀念冊等“涂書”系列產品,以及海報、創意卡片、年歷臺歷等個性生活印品。
涂書網的網站設計相當清爽、時尚。據曾經的用戶講,涂書網的在線圖文編輯系統頗為流暢,體驗很棒。這也正應了涂書網的口號:所涂即所得,生活隨心印。
與當時的其他同類網站相比,涂書網頗具互聯網創業項目的風格。迄今,在36氪、新芽等創業類新媒體的網站中仍能看到當時對涂書網的報道。據傳,涂書網還獲得了一筆風投,但消息的準確性無從核實。
失敗原因:2013年11月18日,涂書網宣布即將停運。這一天正是它兩周歲的生意。所以在其官方微博充滿感傷的告別信里,小編才會說:兩年的辛苦,只換來生日也是忌日的結果。
涂書網停運后,其創始人朱勇在接受采訪時,親自給出了放棄涂書網的原因,總結起來大概有兩點:一是涂書網發展未達預期,時機不對;二是資金面出了問題。涂書網每年大概燒掉1000多萬元,主要靠朱勇用其名下紙張銷售公司的利潤來補貼,而當時紙張市場遭遇寒冬,所以朱勇決定壯士斷腕。
雖然涂書網關閉了,但朱勇堅持認為,其業務方向和商業模式沒有問題。說到這里,三好同學想坦誠地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三好認為,涂書網最初以微博書為主的產品定位是有問題的。將微博印成書的需求不能說沒有,但對大多數人而言,都不是一種強需求。現在的微信書也大抵如此,定位于這樣的產品,往往是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
案例三 白紗:內地合版印刷“啟蒙者”被迫轉型
項目名稱:臺灣白紗公司在內地的合版印刷業務(注:三好同學代為概括,并非正式項目名稱)
創立時間:2001年
轉型時間:2013年
存續時間:約12年
臺灣白紗在上海的子公司已轉型包裝印刷
主要業績:白紗科技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是臺灣唯一一家以合版印刷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其在合版印刷市場的資歷比目前如日中天的健豪也毫不遜色。2001年,白紗設在內地的子公司上海白紗紙品印刷有限公司,和上海白藍印刷有限公司合作,將合版印刷方式引入上海,也帶進了內地。此后白紗又陸續在北京、蘇州設立工廠,開啟了內地合版印刷市場蓬勃發展的大幕。
從某種意義而言,白紗可謂是內地合版印刷市場的“啟蒙者”。早在十幾年前就將合版印刷引入內地充分體現了其預見性。要知道,大陸市場對合版印刷的大范圍關注其實是在2010年之后。
轉型原因:白紗于2013年放棄在內地深耕多年的合版印刷,轉攻高端包裝印刷市場。白紗公司有關人士曾撰文分享其轉型的原因,概括而言,主要是因為內地合版印刷的價格戰實在太過兇猛。
按照其分析,2008年后合版印刷在內地進入擴張期,大量企業涌入,“價格戰”大行其道,合版印刷的價格接近甚至低于成本,市場進入非理性狀態,對此感到難以理解的白紗在2013年決定激流勇退。
該人士感嘆說:合版印刷雖源自臺灣,但臺灣跟內地的發展歷程尚有差異,臺灣的合版經驗不見得能套用于內地。
案例四 Vistaprint:云印刷“樣板”神傷中國
項目名稱:Vistaprint中國投資項目(注:三好同學代為概括,并非正式項目名稱)
投資時間:2012年
失敗時間:2014年
存續時間:約2年
Vistaprint走了,名片天下還在
主要業績:Vistaprint是中國云印刷創業者追隨和模仿的主要樣板之一。或許是受中國巨大市場潛力的吸引,2012年,Vistaprint投資2000萬美元,與中國一家網絡印刷平臺“名片天下”合作,共同開拓中國市場。
2000萬美元,即使在云印刷概念火得一塌糊涂的今天,也沒有幾家公司拿到這么大的投資額。而且據報道,Vistaprint給名片天下帶來的不僅有巨額的資金,還前前后后派了十幾批工作人員來到中國,參與梳理流程、規范操作、軟件指導等各個方面的工作。不得不說,Vistaprint對中國市場很重視,而且盡心盡力。但結果呢?
失敗原因:2014年,Vistaprint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離開中國市場。敗走中國給Vistaprint創始人羅伯特-基恩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所以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才會表示,2014年最失望的事情是:“我們在中國第一次投資的失敗。在一大筆投資和多年的努力嘗試后,我們做出了離開合作伙伴的艱難決定。”
關于失敗的原因,羅伯特-基恩說得簡單、清晰、直接:Vistaprint“不可能在中國贏得價格戰”。一句話,打不過,不玩了。咱們這的價格戰居然這么“強大”,不僅打敗了臺灣人,還趕走了美國人。三好同學好生感慨。
當然了,Vistaprint走了,名片天下還在。美國人打不起價格戰,咱們自己人還能繼續玩。三好同學心里好糾結:還能把Vistaprint作為學習榜樣嗎?要是在中國,估計它連發出第一聲“啼哭”的機會都沒有。
案例五 喀嚓魚:在線照片沖印王者的中國“敗局”
項目名稱:喀嚓魚中國業務
進入時間:不詳
關停時間:2015年11月1日
喀嚓魚在惠普的業務布局中早就處于尷尬地位
主要業績:有資料顯示,喀嚓魚是全球最大的在線個性化照片打印品牌,為用戶提供專業沖印照片服務,網上分享照片服務,無限照片保存空間,及一系列個性化照片禮品。喀嚓魚于2005年以3億美元的價格被惠普公司收購,據稱是為了阻擊柯達的在線沖印品牌Kodak Gallery。
有報道表示,喀嚓魚有4000萬用戶,保存有30億照片。另一種說法是,喀嚓魚在全球有1億用戶,在中國有800萬用戶。
關停原因:首先,喀嚓魚關停中國業務是惠普公司戰略調整的需要。作為IT巨頭,這些年惠普一直面臨著較大的經營壓力,經營戰略在不斷調整。在喀嚓魚關停后的第二天,惠普公司正式完成了其一次重大的分拆重組,一分為二,成為兩家公司:專注于企業服務的惠普企業和專注于PC個人電腦及打印機業務的惠普公司。
其次,喀嚓魚在惠普的業務布局中早就處于尷尬地位。2015年底,有媒體報道稱,早在兩年前,惠普公司就曾透露計劃關閉喀嚓魚在印度、比利時、荷蘭以及西班牙基于網絡的照片存儲、分享和印刷服務。兩個月前“惠普正考慮出售喀嚓魚”的消息也在業界風傳。
第三,喀嚓魚在中國的用戶體驗并不理想。在微軟官方商城的喀嚓魚應用程序評價中,負面評價多于正面評價。很多用戶指責其用戶體驗、計費系統、沖印質量不盡人意。
五個案例講完了,三好同學有好多感慨。這些案例的主角個個可謂出身不凡,但先后倒在了拓展網絡印刷市場的征途中。究其原因,有的是被價格戰打怕的,比如外來的白紗和Vistaprint;有的是生不逢時的,比如龍櫻網;有的是定位出現偏差又遇到資金難題的,比如涂書網;有的是自身戰略調整需要的,比如惠普的喀嚓魚。
三好同學最想說的是,網絡印刷、云印刷的想象空間的確很大,但如果連全球云印刷的樣板Vistaprint都玩不轉中國市場,連至少有幾千萬用戶的喀嚓魚都面臨被拋售的命運,那些雄心勃勃的云印刷創業者們,在遠大的理想背后,你為可能的困難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了嗎?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