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1-10
從傳統的材質劃分,版畫分為木版畫、石版畫、銅版畫,自上世紀60年代興起的絲網版畫也被歸為當代版畫的一個品類,當代版畫的概念主要指由藝術家構思創作并且通過制版和印刷程序而產生的藝術作品,具體說是以刀或化學藥品等在木、石、麻膠、銅、鋅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后印刷出來的圖畫。版畫在國際上公認的有藝術表現過程的間接性,印痕藝術的審美特征。
而目前的大商業環境下,不少機構開始打著版畫的旗號售賣打印畫,美其名曰“數碼版畫;原作版畫;版權畫;藝術微噴”他們所宣傳的影像精度高,色彩準確,層次豐富還原度高等等特點無非就是高精度打印機所能達到的打印效果而以。加上畫家本人的簽名就開始售賣高價,這其實是藝術市場新型傳銷印刷畫的特點,最近幾年來,歐美的版權畫傳入國內,變成了數碼印刷版權畫,在國內藝術收藏市場大行其道,并部分演變成傳銷。數碼印刷版權畫每幅成本幾元錢,被自炒自賣炒到幾千幾萬元。數碼印刷版權畫,就是書畫的廉價數碼印刷品。一些機構找書畫家,把他們的作品大量噴繪印刷出來,盜用版畫的概念,叫做各種名號(數碼版畫,版權畫),然后開始炒作忽悠,一些版權畫的炒作用了傳銷的做法。
中國藝術市場經歷了4波傳銷浪潮,已經發展出一種流程化的操盤模式,無論操盤手是誰?無論操盤工具是哪種?無論標的物是什么?操盤模式都是萬變不離其宗。數碼版畫忽悠操盤三步曲:
第一階段,造勢:平臺和莊家合謀,把某書畫家的某幅書畫用噴繪印刷個千把份,就開始虛張聲勢放假消息造勢,說升值潛力無限,異常搶手,非常暢銷。有些甚至吹牛B說印刷幾萬份銷售一空。
第二階段,平臺和莊家布局,莊家準備好足夠的資金作局,從幾十元一幅開始炒印刷畫的特點,炒高到幾百元一幅,制造快速升值假象,吸引不明真相的早期投資者入場接盤,再繼續炒高到幾千元一幅,繼續制造快速升值假象,繼續制造快速暴富的神化,吸引更多的中期投資者入場。
第三階段,洗盤割韭菜:等大量的后期投資者入場之后,平臺和莊家就開始暗中瘋狂拋盤,等平臺和莊家割完韭菜之后,數碼版權畫價格開始暴跌,中期和后期投資者血本無歸。整個流程,投資者的錢就已經被平臺和莊家割走了,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財富轉移。
那么版權畫究竟值多少錢呢?就值它的印刷成本,也就是只值幾塊錢一張。你需要買回家里掛起來當裝飾,它就值幾塊錢,你不需要的時候,它就是垃圾,你送也沒有人要。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