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1-09
安姆科是國際知名的軟包裝印刷大佬,年銷售額合人民幣達600多億元,凈利潤也有40多個億。
自上世紀90年代落棋布局,通過持續不斷的投資和并購,安姆科在中國已擁有十余家工廠,年銷售額據估算在30億元以上。即使不是中國最大的軟包裝印刷企業,也掉不出前三名。
據可靠信息顯示,安姆科在國內布局最早的工廠之一——安姆科軟包裝(北京)有限公司關停在即!
北京安姆科成立于1994年,位于北京經濟開發區隆慶街10號。它的東西兩側緊臨兩家同行:一邊是年初已經停產的韓資企業樂天包裝,另一邊是以彩票印刷為主業的北京中彩印制有限公司。
在澳洲印刷大佬位于國內的生產基地中,北京工廠是少數直接以“安姆科”冠名的企業之一。這表明,它是安姆科的“嫡系”。另一家比它成立稍晚,同樣以“安姆科”冠名的中山工廠,已經在2017年左右注銷。
自2015年底被列為VOCs收費試點行業之后,印刷業面臨的環保壓力驟然加碼。在首都北京,印刷企業不僅被要求安裝VOCs治理設備,而且在各種環保督查、檢查中都成為重點關照對象,在空氣重污染期間停限產名單中也占據了相當比例。其中,VOCs排放量相對較大的軟包裝印刷企業自然又是重中之重。
以北京安姆科為例,不僅在近年來的停限產企業名單中年年有份。而且早在2013年,便被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確定為VOCs治理的重點企業。有信息顯示:當時,北京安姆科年VOCs排放量達1015噸,幾乎占開發區總排放量4650噸的1/4。
在開發區的協調下,北京安姆科于2014年投入1200萬元進行環保治理設施改造,改造完成后每年可減排VOCs700噸以上,效果相當顯著。
即便如此,北京安姆科面臨的環保壓力仍未見明顯減少。今年7月,北京市環保局公布了上半年十起環境違法典型案例,北京安姆科赫然在列。由于在環保部門現場檢查時,VOCs排放濃度超標,北京安姆科被給予罰款10萬元,自5月25日至7月9日限制生產的處罰。
實際上,在環保治理和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雙重壓力下,如果說大型書刊印刷企業尚有回旋留京的余地,停產外遷似乎已經成為安姆科等軟包裝印刷企業無奈而又現實的選擇。
關于北京印刷企業有可能要大范圍外遷的說法,自2015年開始引起圈內老板廣泛關注。2016年,北京多家大型印刷企業曾組團赴河北考察印刷園區,進一步為“外遷說”提供了佐證。
當時,北京安姆科并未參與其中。然而,2016年11月,在安姆科宣布收購軟包裝企業河北奇特后,北京安姆科停產外遷的前景已然清晰可見。河北奇特所在的石家莊鹿泉區政府有關人士曾明確表示:安姆科北京的生產工廠要搬到鹿泉來,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一項重大突破。
讓人沒想到的是,這樁意料之中的搬遷一拖就是近兩年。近日,“北京市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平臺”查詢顯示,在有關北京安姆科的“企業簡介”中,有一句話用紅色字體加括號進行了特別標注:主要生產線已經搬遷,年點前關停。這個證據是不是還蠻靠譜的?順便說一下,官網也有錯別字:“年點”應該是“年底”。
網站截圖
安姆科系3家工廠全線退出北京
預期已久的停產外遷為什么用時近2年?原因不難想象,一家總資產過億的大型印刷廠搬家,并不是說說那么簡單。
網上有一個河北奇特“包裝膜生產系統升級改造項目”的驗收公示,公示時間在今年五六月間。這一項目土建工程占地面積近7萬平方米,勞動定員200人,總投資1.05億元,建設規模是:年產高檔包裝材料20000噸。如果猜得不錯,其中應該包括了北京工廠外遷的產能。
河北奇特“包裝膜生產系統升級改造項目”的部分產能或許來自北京,卻不一定都來自北京安姆科,還可能與安姆科在北京的另一家工廠有關:北京德寶商三包裝印刷有限公司。
德寶商三的前身是北京市商標印刷三廠。2001年寶柏印刷包裝,商標印刷三廠與德國VAW集團合資,就有了德寶商三。2003年,加拿大鋁業集團收購VAW集團,德寶商三的大股東易主;2009年寶柏印刷包裝,安姆科以20多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加拿大鋁業集團的包裝部門,德寶商三與在軟包裝領域頗具知名度的寶柏系企業一起,成為這家澳大利亞印刷巨頭旗下的公司。
德寶商三曾被媒體譽為“中國北方最大的軟包裝企業”,規模應該不錯。只是與北京安姆科相比,德寶商三的停產來得要更早一些?!氨本┦衅髽I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平臺”有關內容顯示,最遲到2017年5月27日,德寶商三已經“永久性停產”。
在北京還有一家印刷廠,雖然不做軟包裝,但同樣與安姆科有關——北京黎馬敦太平洋印刷有限公司。北京黎馬敦曾是煙包印刷大佬安姆科旗下的主力工廠之一,而安姆科又持有澳科47.63%的股權??梢哉f算是一家人。
由此不難發現,北京黎馬敦的主要生產設備在2017年11月前,已經遷往河北張家口,與宣化新北方裝潢印刷有限責任公司合并,只有少量設備留在北京用于打樣。
因此,隨著北京安姆科年底關停,3家曾相距不遠的安姆科系工廠即將全線退出北京。它們的名稱或許還會保留,但生產功能已經不復存在。
當然了,近年來北京由于各種原因關停或外遷的大型印刷廠,并不局限于安姆科系企業。從日本凸版旗下的北京日邦,到美國當納利旗下的北京工廠,再到韓國樂天旗下的樂天包裝,短短幾年時間,已有多家知名外資企業終止北京工廠的運營。
梳理3家安姆科系工廠退出北京的方式,會發現其基本運作模式十分類似:先在河北收購或控股一家主營業務相同的企業,然而進行技改擴產,將北京工廠的設備外遷,與河北企業合并。
這種做法既可以在北京工廠停產搬遷期間,保證持續的產能供給,又能避免新建工廠從立項、環評、注冊、審批到買地建廠、設備搬遷等一系列麻煩問題。相對而言,更為務實高效。
當然了,這種操作的前提是要有足夠充沛的資金實力。對多數中小印刷廠來說,不一定玩得轉。
不管怎么樣,從安姆科在中國市場的種種作為都顯示出了它的進取心。即使面對停產外遷的壓力也不退縮,而是換個地方重新來。這至少說明,咱們的軟包裝市場前景還不錯,吸引力還很大。所以,才能讓國際大佬流連忘返。
END
▼往期精彩回顧▼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