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fā)布時間:2023-01-03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2022年又接近尾聲,這一年整體行業(yè)經濟又是舉步維艱的一年,大多數企業(yè)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難題:
2022年8月,東莞某港資印刷文具制品廠倒閉;
2022年5月,南寧某紙箱包裝廠宣布破產清算;
2022年5月,廣東某彩色印務廠宣布全面停產解散;
2021年1月,紹興上虞某包裝廠破產清算;
2020年10月,廣州南沙大型紙品印刷廠破產清算;
......
在這三年間,關于業(yè)內工廠倒閉的新聞明顯增多,以上報道還多是規(guī)模較大的包裝印刷企業(yè),而基數更大的小型包裝印刷廠,則是默默地消失在了行業(yè)的歷史長流中。
01,聊過去疫情暴露的印包企業(yè)亟待解決的問題
都說是疫情導致各大企業(yè)舉步維艱,但若換個角度想,或許疫情并非導致企業(yè)由此現象的關鍵原因,它只是按下了加速鍵,使一些風險提前暴露開來。為杜絕隱患,有些問題還是盡早解決的好,比如疫情中最突出的三個問題:
一、現金流斷裂
這年頭,做生意難,收錢更難!如果沒有及時收回應收款,待到應收款項越積越多,只能是為企業(yè)倒閉埋下“伏筆”。
據某紙企倒閉前的年報顯示,其應收賬款余額高達35,254.60萬元,占其總資產的34.39%,凈資產的84.26%。
隨著后期企業(yè)連續(xù)虧損,缺乏生產經營流動資金,緊接著財務狀況持續(xù)惡化,直到啟動破產清算。
現金流斷裂,這是很多紙廠倒閉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定要引起重視!
二、供應鏈
包裝印刷企業(yè)受到了供應鏈和價格方面的巨大影響,尤其是在紙張供應方面。從本質上來說,紙張供應鏈是非常全球化的,世界各地的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企業(yè)基本都需要紙張等原材料進行生產、涂布和加工。世界各地的企業(yè)都在以不同方式,處理勞動力和疫情帶來的對紙張等材料供應方面的問題。作為包裝印刷企業(yè),應對這場危機的方法之一是與經銷商充分合作,做好對材料需求的預測。
三、勞動力短缺
印刷包裝行業(yè)企業(yè)面臨的另一個挑戰(zhàn)是缺乏熟練工人。當前,歐美國家面臨大范圍內的辭職現象,很多處于職業(yè)中期的工人離開原來的單位尋找其他發(fā)展機會。留住這些員工很重要,因為他們擁有指導和培訓新員工所需的經驗和知識。對于包裝印刷供應商而言,確保員工留在公司,從而提供激勵措施是一種很好的做法。
事實上,甚至在疫情爆發(fā)之前,印刷業(yè)就已經經歷了代際轉變,難以為退休的熟練工人找到替代人員,很多年輕人根本不想花五年的學徒期學習如何操作機器。所以,一些企業(yè)想出了引進自動化機器,減少人工的做法。
02,聊現在政策放開,資本市場仍然“冷漠”
“新十條”之后,很多人都把一句話掛在了嘴邊。
“是時候全力拼經濟了。”
是的。三年時間,實體經濟低迷、居民儲蓄新高、就業(yè)不景氣等等。很多難以解釋的現象和行為,都被歸納為“不可抗力”。
按理來說,疫情解封后,以上種種都應該有好的轉變的趨勢。但實際上,或許是大病初愈仍心有余悸,或許是疫情掩蓋了太多問題,政策的突然“放開”,似乎并沒有想象中來得那么熱烈。
比如最具代表性的現象:“新十條”正式出臺后至今的三天,上證指數都是下跌的。
資本市場的冷漠,也反映了當下對“后疫情”時代更深層的思考。
間單來說,迷茫。
當大家被封控隔離的時候,總期盼著隔離結束的那一天,而當一切真的結束時,很多人卻不知所措了。
后疫情時代,大家都知道首要目標當然是全力拼經濟,但是怎么拼、去哪拼等等問題,恐怕大部分人還難以回答。
另外,上個月中國,韓國、日本、越南等國的出口增速都出現了明顯下滑,最近的外貿數據也在超預期走弱,這不禁讓人擔憂沈陽豐元包裝印刷有限公司,經濟的復蘇是否遇到了難題。
目前,中央及各地的智囊團們已經加班加點指定政策,只為奪回這失去的三年。天塌下來,也有個高的先頂著。在此之前,不必過度焦慮,難發(fā)展不是個人原因,我們只管竭盡全力,做自己應該做的就行了!
03 ,聊未來 憂客戶之所憂
鏡頭拉近,回歸和我們密切相關的當下。
所謂“飲水思源”沈陽豐元包裝印刷有限公司,憂客戶之所憂,我們最大的期望就是大家能越來越好,我們也確實為此做出努力與行動。
文章來源:華益不干膠標簽印刷廠家 公司網站: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