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1-02
韓朝亮 呂 萍 李盈利
印刷包裝業是現代產業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聞出版與文化傳播、品牌包裝與產品增值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智能包裝是指通過包裝材料的更新、包裝結構的改造,以及包裝數據的管理與整合,實現被包裝物的人性化要求及數字化效能,目前,在新零售、食品安全、防偽溯源、智慧物流、供應鏈創新等領域應用廣泛。數字經濟時代,顛覆和重塑成為產業常態,黑龍江省印刷包裝產業應在顛覆中重構、在變革中成長,創新聚鏈培育智能包裝創新型產業集群,激發印刷包裝產業內生動力,實現印刷包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黑龍江省印刷包裝產業亟須數字化
黑龍江省印刷包裝產業結構升級,亟須智能包裝賦能。黑龍江省大力推進糧食生產、食品加工、生物醫藥、生態環保和“原字號”商品深度開發,以及市場對高品質黑龍江原產地商品需求放量增加,為智能包裝產業發展帶來穩定可觀的本地市場空間?!笆奈濉逼陂g,黑龍江省大力推進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發展,培育打造發展新引擎,更為智能包裝產業發展提供了動力源泉。要充分認識智能包裝對于黑龍江省產業結構升級的戰略意義,健全的智能包裝產業體系,可以補齊諸多產業鏈缺失環節,推進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實現黑龍江原產地商品從“產得好”向“賣得好”轉化。
黑龍江省印刷包裝產業持續下行,需要智能包裝激發內生動力。2017 年起,在成本上升、環保規制增多、競爭加劇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黑龍江省印刷包裝產業出現印量萎縮、工價低迷狀況,同時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利潤總和下降。受新冠疫情影響,原本處境艱難的印刷包裝產業更是雪上加霜,持續衰退至今。由于印刷包裝產業多受制于本地需求,目前多數企業只能被動服務于三次產業的印刷加工需求,缺乏主動服務產業升級的能力與動力。因此,需要智能包裝產業率先突圍臨海印刷包裝,大力研發和推廣智能包裝技術,適應未來商品包裝的新形勢,創造人性化、智能化新包裝,激發印刷包裝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二、圍繞智能包裝特色定位,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
發展智能包裝產業,貫徹國家戰略部署。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的《印刷業“十四五”時期發展專項規劃》明確指出,要鼓勵支持東北地區培育新興特色印刷。鼓勵支持區域合作互助,推動東部龍頭骨干企業在東北地區投資興業。從國家對印刷產業的部署看,黑龍江省應積極承接優質印刷產業轉移,尤其借助“龍粵合作”機制,結合資源優勢與本地市場需求,加快培育新興特色印刷產業——智能包裝產業,形成智能印刷創新型產業集群,培育特色突出的全國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創新聚鏈培育產業集群,實現智能包裝率先發展。國內印刷產業集群有兩種明顯的發展道路,形成兩種集群:創新型集群和低成本型集群。高端道路和創新型集群以粵港澳大灣區的印刷產業為典型,其主要特征是以集成創新、綠色發展、數字化賦能,在良好的產業鏈配套下,企業間自發形成良性合作關系。低端道路和低成本型集群以部分落后地區的中小企業集群為典型,參與競爭的基礎是低成本、高污染、強營銷,注重外延擴張,低端產業鏈過度投入與競爭普遍存在。圍繞黑龍江省印刷包裝產業結構升級的目標,考慮創新對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性,黑龍江省應創新聚鏈培育智能包裝創新型產業集群,加快構建優質產能供給、技術先進創新、綠色融合開放的產業體系,避免重走低成本產業集群之路。
三、聚焦智能包裝技術集成創新,滿足重大現實需求
創新智能包裝產業鏈,實現關鍵技術整體突破。充分利用黑龍江省“百千萬”工程科技重大專項支撐行動計劃,加大以自主創新為主的智能包裝技術研發力度,實現智能包裝產業技術升級。從構建智能包裝的總體技術方案看,智能包裝的關鍵技術包括智能包裝體系構架、包裝數字化技術、包裝可視化技術及智能包裝云平臺四個領域。鼓勵龍頭包裝企業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智能包裝體系架構,鼓勵龍頭包裝企業跨界收購數字科技公司,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體系架構解決方案,對外輸出,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鼓勵數字科技公司針對智能包裝產業特點,探索切實可行的包裝體系架構,為智能包裝企業提供方案支撐。鼓勵智能包裝企業利用二維碼、特征圖像、RFID(射頻識別技術)、NFC(近場通信技術)、時間—溫度傳感器、智能傳感器等感知元件,對商品的原材料、生產、倉儲、物流、銷售、消費等全生命周期進行數據采集和信息傳遞,將包裝制品變成商品所有信息的載體。加快圖形碼技術、圖像特征識別技術、RFID、NFC、印刷電子及印刷傳感器技術的研發與集成,加快培育適應黑龍江省智能包裝產業需求的傳感器制造企業。鼓勵智能包裝企業針對智能包裝采集的全生命周期數據,準確而高效、精簡而全面地傳遞信息和知識,分析商品的運行狀況及規律,達到實時監控、交互、分析、調整和決策的目的。鼓勵智能包裝云平臺建設,鼓勵需求企業與智能包裝企業,通過對包裝商品的數據采集、存儲及整合,實現對包裝商品從源頭到終端每一個環節真實可靠的數據管理。鼓勵需求企業利用智能包裝云平臺,開展消費者體驗、防偽溯源、信息決策、品牌宣傳、移動營銷等新模式新業態示范應用。
強化集成創新,滿足重大現實需求。從智能包裝制品屬性看,其發展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圖像識別與媒體技術、智能傳感與控制技術以及印刷電子、包裝和印刷技術集成創新的結果。依托我省商品深度開發的重大現實需求,圍繞部分具有較強技術關聯性和產業帶動性的戰略產品和重大項目,鼓勵需求企業、信息通信企業、物聯網企業、包裝印刷企業等強化合作,將智能包裝技術有機融合,實現一些關鍵技術的突破甚至智能包裝領域的重大變革。根據黑龍江省共性產業需求,由行業主管部門和科技創新主管部門牽頭,探索主動設立或征集遴選智能印刷產業跨需求、跨領域的,以交叉集成為核心的重大科技項目,實施“揭榜掛帥”機制,進一步加強在省級層面對智能包裝領域集成創新的引領和引導。鼓勵不同領域、不同主體,探索按智能包裝需求定制的集成創新,加大對創新型產業集群構建過程中集成創新的支撐力度。
發揮石墨烯納米材料優勢,加速印刷電子與智能包裝產業應用。充分利用石墨烯納米材料就近供應的資源條件,鼓勵將石墨烯納米材料應用于印刷電子和智能包裝領域,形成石墨烯材料研發和智能包裝應用探索的產業閉環。鼓勵將石墨烯納米材料應用于印刷電子領域,加速利用石墨烯納米材料發展數字噴墨技術制造電子器件與系統,重點發展RFID 標簽、天線、傳感器以及低壓環保電池等。重點鼓勵印刷紙電池、印刷傳感器和RFID 印刷等印刷電子技術在智能包裝領域應用,發展柔性化和微型化的電池,使印刷電池可根據包裝類型、結構和產品需求實現定制生產。加速傳感器與包裝有效結合,賦予包裝豐富的感知功能。加速導電油墨研究和印刷電子技術制備RFID,鼓勵采用絲網印刷和噴墨打印實現RFID 天線印制,鼓勵印刷紙電池與無源RFID 相結合。加速建設石墨烯標簽生產線,將石墨烯RFID 標簽技術推廣應用于食品、藥品等亟須領域。加速開發綠色食品智能銷售終端,開發建設基于物聯網、區塊鏈及石墨烯RFID 標簽技術為支撐的黑龍江綠色食品新零售體系和無人售賣柜智能終端,支撐黑龍江綠色食品的全國物聯網智能鑒真銷售體系構建。
四、統籌推進智能包裝示范工程,構建引領性產業集聚高地
聚焦產業關鍵領域,開展智能包裝示范工程。由行業主管部門和科技創新主管部門成立智能包裝專門領導小組,開展智能包裝示范工程,編制黑龍江省智能包裝產業圖譜,根據技術空白與市場空白,在智能包裝體系構架、包裝數字化技術、包裝可視化技術及智能包裝云平臺領域,規劃若干應用場景,采取“揭榜掛帥”機制,由智能包裝專門領導小組支持配套立項,配合全過程考核機制與驗收機制,配套容錯機制清單與監管沙箱創新,“一勞永逸”解決制約智能包裝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重大創新平臺、公共技術平臺和產業載體等問題。
探索智能包裝技術促進中心建設,打造整體方案孵化地。探索成立黑龍江省智能包裝技術促進中心,打造黑龍江智能包裝方案、產品的孵化地。鼓勵需求企業聯合智能包裝企業,結合智能包裝實際需求,在新零售、食品安全、防偽溯源、智慧物流、供應鏈創新等領域開展先試先行探索。鼓勵技術促進中心深入開展智能包裝基礎標準、智能包裝專業標準的研究,形成相關性、集合性、操作性強的智能包裝標準體系,努力建成全國智能包裝標準創新研究基地。發揮“龍粵合作”機制優勢,借助廣東省作為智能印刷技術策源地的優勢,吸引具有智能印刷基因的國內領先印刷企業,通過投資并購、合資合作等形式,參與黑龍江省智能包裝產業鏈重構,形成我省智能包裝整體解決方案。
推進健康智能包裝示范工程,塑造原產地產品健康品牌。圍繞黑龍江原產地產品的健康屬性,通過健康智能包裝示范工程,加速形成全球知名的健康產業集群。通過創新設計方式、生產工藝以及技術手段等,大力研發食品、藥品等健康產品包裝新材料、新產品,推動健康產品品種增加和供給能力提升。積極發展新型保質保鮮、包裝防偽以及生產過程在線檢測與監控等技術,重點突破食品藥品包裝中有害物質識別和遷移檢測等技術瓶頸,顯著提升食品藥品包裝安全保障能力。注重包裝設計與信息技術的結合,積極應用環境感應新材料,實現包裝微環境的智能調控,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重點開展前瞻性的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滿足包裝產業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全溯源鏈的計量測試需求。重點開發具有商品真偽鑒別、食品變質預警、居家用藥提醒及兒童安全保障等功能的智能包裝制品。加快實施落后技術嚴格環境規制政策,加快淘汰落后包裝工藝技術和生產能力,倒逼市場主體加速正向技術創新,積極向健康智能包裝領域轉型。
五、健全完善產業政策,改善智能印刷產業集群環境
構建以橫向產業政策為主、縱向產業政策為有益補充的產業結構政策體系。實施橫向產業政策,改變特惠性補貼方式,轉為普惠性補貼方式,重點關注產業鏈研發環節和消費環節,調整智能包裝產業結構。梳理原有政策體系中已經存在鼓勵智能包裝的相關政策,下發《黑龍江省鼓勵智能包裝產業發展政策工具匯編》,據此,實施普惠性補貼的橫向產業政策,凡是符合黑龍江省智能包裝產業結構演進規律的企業,都能以同樣的機會獲得補貼。針對當前橫向產業政策容易造成產能過剩,限制市場主體的技術創新的弊端,橫向產業政策補貼的重點應由生產環節轉為研發環節,充分發揮政府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激勵企業加大對智能包裝技術的投入。同時,橫向產業政策補貼對象應由供給側向消費側過渡,通過補貼消費激活潛在的本地需求,為創新成果提供重要的市場容量支持,從而進一步誘導企業根據市場信號進行供給側創新,使產業發展從政策驅動轉為創新和消費驅動。對采用黑龍江智能包裝解決方案的本地企業,省級財政按照采購總額的一定比例給予一次性補助。充分發揮縱向產業政策彌補市場失靈的優勢,聚焦智能包裝產業發展中市場機制不足的領域臨海印刷包裝,對于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基礎材料、基礎元器件、基礎工藝等關鍵共性技術創新的薄弱環節,積極發揮政府財政科技資金的主導作用。
多場景應用讓數字經濟發展迸發活力 王 曉/攝
實施鼓勵性產業組織政策,提升智能包裝產業市場集中度。實施鼓勵性產業組織結構政策,扶持印刷包裝企業積極拓展智能包裝業務,鼓勵信息通信企業跨界融合提供智能包裝服務,吸引具有智能印刷基因的國內領先的印刷包裝企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智能印刷企業和企業集團,進而形成市場結構合理、競爭適度的良好產業組織。支持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推動國有包裝企業的股權分置改革和細分市場的產業鏈整合,推動龍頭企業采取聯合、并購、控股等方式實施智能包裝領域的資產重組,形成一批上下游一體發展的智能包裝企業集團。發揮中小企業特色鮮明、機制靈活等特點,重點培育智能包裝領域主導產品突出、專項服務卓越、競爭優勢明顯的專業化“小巨人”企業,形成大中小企業分工協作、互利共贏的產業組織結構。
實施產業布局政策,加速形成以哈爾濱為中心的創新型產業集群。加強產業布局政策引導,推動要素園區集聚,優化集群動力機制,改善集群環境,搭建集群平臺,加速形成以哈爾濱為中心的創新型產業集群。支持哈爾濱市依托省級以上開發區建設智能包裝特色園區(基地),立足本地市場,聚焦包裝產業升級方向,高水平規劃、高質量建設集智能包裝設計、生產、檢測、流通、數據等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包裝產業集群或基地。鼓勵智能包裝產業鏈企業符合準入條件的集中搬遷入園,完善示范園區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工作。鼓勵在園區內建立統一的活性炭再生中心,園區內全面落實VOCs(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作,統一配套建設污染防治設施。以企業治理為基礎,園區管理為核心,共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園區。以園區為載體,充分利用《黑龍江省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 年)》,培育智能包裝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促進新技術和新企業的發展,優化集群動力機制。培育黑龍江省健康智能包裝集群品牌和集群形象,完善智能包裝要素市場化配置。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供建設性對話與合作平臺。建設食品藥品質量包裝安全追溯管理網絡信息平臺,鼓勵智能包裝企業針對特定商品門類建設特色數據中心。利用亞布力企業家論壇永久會址,爭取“中國智能包裝產業企業家高峰論壇”落地。建立公共營銷體系,鼓勵黑龍江綠色食品全國物聯網智能鑒真銷售體系構建;鼓勵構建網絡營銷平臺,積極發展智能包裝制品電子商務平臺。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