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5-26
1
政策法律法規,保證政策匹配性
招股書關于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披露內容多為政策性文件,請補充說明發行人所處行業的監管是否有對應的法律法規(如有,請補充披露),國家對該行業的監管體制及行業壁壘情況,發行人所處行業及生產的產品與招股書披露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屬于鼓勵類的印刷設備、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有何關系。請說明下述招股書披露信息“包裝工業已成為國民經濟重要基礎性產業及支柱產業之一,在《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2005年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均被明確列為國家重點鼓勵類行業”。
提出該問題主要緣由:(1)招股書沒有披露行業法律法規,這是招股書的常規項,況且有很多包裝印刷類上市公司招股書作參考合肥裕同印刷包裝有限公司電話,不明白為什么把這部分內容給漏了。(2)對政策的支持性過份闡述,包裝工業跟文化產業的關系似乎沒多大關系,屬于傳統輕工業,新聞出版總署的政策跟這個行業也似乎沒有太大關系,如果太牽強了是不是有些不好。
總結:招股書改有的內容不能少;不能牽扯上的政策別瞎拉關系。
2
定義行業的準確性和通用性
招股書披露“國際領先印刷包裝企業均采用包裝整體解決方案服務模式”,請具體說明國際領先印刷包裝企業主要有哪些、所采取的商業模式,包裝整體解決方案服務模式的具體內容,招股書中描述的諸多解決方案是否符合發行人實際業務運營情況、相關解決方案的服務內容是否在發行人主要銷售合同有所體現及如何體現。
提出該問題主要緣由:(1)提出一個新的行業模式名詞,而且還這么長,這讓發審委老師能看懂需要點運氣,那就只能找國際領先企業的模式做對照理解吧。(2)給自己的業務貼這么多模式,凸顯自身的行業領先地位,如果審核老師無法理解,還要讓發行人提供業務模式的證明,這個是不是有點no zuo no die?
總結:不能為了提升自己的行業地位和模式創新,太過隨意或夸張造行業名詞,最終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3
競爭對手及行業地位分析
發行人在其主要下游行業(如消費電子領域、煙酒領域等)的主要競爭對手情況及競爭格局、發行人核心的競爭優勢及其關鍵取決因素(如技術、設備、信息系統等)。
提出該問題主要緣由:(1)這個只能說是工作不細致,可參考同類上市公司材料很多,包裝印刷行業下游應用領域廣泛,應該加以重點分析,突出優勢地位。(2)競爭優勢總結要合理、易讀和易解,發行人招股書里對優勢總結達7頁紙,看得甚是乏累。
總結:應在重點方向、有有力證據體現發行人的優勢地位方面重點分析合肥裕同印刷包裝有限公司電話,如果避重就輕,也許說太多作用也不大,或許還會適得其反。
4
市場占有率數據來源說明
“公司已在深圳、蘇州、煙臺、許昌、武漢、成都、合肥、廊坊等國內重點工業城市均設有完善的生產服務基地”的具體依據及2013-2015年公司市場占有率數據來源。
提出該問題主要緣由:招股書引用數據問題,市場占用率計算的分母是中國行業數據,而全文未見該數據,并且有個圖表數據來源是“中商情報網”,缺乏權威和公正性。
總結:數據問題老生常談,引用權威機構發布數據,不可片面分析對自己有利的數據。
5
符合環保法規
請補充披露公司生產經營中主要排放污染物及排放量、環保設施其處理能力及實際運行情況、報告期各年環保投入和相關費用支出情況、募投項目所采取的環保措施及相應的資金來源和金額、環保投入與排污量的匹配情況等,并請保薦機構、發行人律師結合以上情況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和擬投資項目是否符合國家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在建和擬建項目是否已通過環境影響評價發表核查意見;曾發生環保事故或因環保問題受到處罰的,除詳細披露相關情況外,請保薦機構、發行人律師對處罰事項是否構成重大違法行為出具意見。
提出該問題主要緣由:7月證監會發布公告嚴查企業環保問題,要求首發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環境保護政策。
總結:要主動披露發行人環保投入和措施,生產型募投項目要增加環保資金投入和環保措施描述。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