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5-02
前言:我們知道,一個存在多年企業,一旦被強制搬廠,就將面臨著增長數十萬甚至上千萬的搬廠成本,面臨著熟練員工的流失,面臨著客戶的流失。面對嚴峻的環保形勢,很多地方的印包企業不得不搬到高大上的產業園聚集區。但部分企業入園后的情況,卻讓人尷尬了!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開發區,近300家的印刷包裝企業在此聚集,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印刷包裝產業區。然而,看似擁有如此龐大數量的印包企業聚集區,卻存在著一個極為尷尬的現象:有的工廠里機器聲不絕于耳,工人師傅抓緊趕訂單;而有的印刷廠內,卻經常出現沒有業務的窘狀,而且,后者幾乎是此地絕大多數印包企業的現狀。
任何工業制造商品都離不開包裝,如今,雖已進入互聯網時代,但傳統包裝印刷行業仍然十分重要,從縣內一些規模企業可見一斑。那么,緣何會出現“有生意”和“無生意”的區別?
安吉縣印包行業現狀:規模企業極少,“低小散”企業雜多
有關數據顯示,目前安吉縣持證的印刷廠有184家,包裝裝潢印刷企業104家,已超過長興、德清等周邊兄弟縣區。“包裝裝潢印刷企業屬于印刷的一類,因為安吉轉椅廠家較多,所以這類企業能夠生存下來。”縣印刷行業協會會長胡佳說。
包裝印刷企業內景
事實上,這些企業中,規模企業很少,年產值在3000萬元以上的僅七、八家,超過20個工人的工廠只有15家,大多屬于“低小散”企業。“準確來說,它們多是小作坊,本身是做紙板箱的,附帶印刷業務,‘一間小門面、一臺印刷機、幾個工人,環境臟亂差’就是這類企業最佳寫照。”胡佳介紹。
“低小散”還體現在沒有資質。胡佳表示,包裝印刷企業起碼要有印刷行業許可和工商營業執照兩樣證件,由于印刷許可證要做環評,很多“低小散”企業因沒有入園,做不了環評,所以印刷許可證辦不下來。
其次,這些企業安全隱患較大,將易燃雜物堆放在一起,很不安全,加上租用村里的一些附房,違建可能性很大。
第三就是污水排放問題,因為沒有環評指標,無法達到排放標準,對環境帶來很大影響。
究其原因:印包行業門檻降低
分析原因,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認為,首先在于行業門檻降低,據介紹,從去年開始,包裝裝潢印刷行業放寬許可條件印刷包裝印刷工廠,從2臺印刷機要求降到1臺要求,而驗資、面積等條件在早幾年就已放寬。同時,近年來,安吉轉椅企業逐漸增多,工業包裝需求不斷上升,行業監管沒有達到規范化管理,必然會出現“亂象”。
“目前我縣包裝印刷行業年產值基本在20——30億元之間,在工業總產值中占比不高,也意味著該行業總需求量并不大,所以廠家一多,也容易造成惡性競爭。”胡佳透露,目前該行業已存在供大于求,重復投入的現象。
未來前景:順應市場,一片光明
相比之下,包裝印刷屬于傳統行業,互聯網時代下,有人會問,這個行業會被淘汰么?
“按照目前趨勢,根本沒辦法被淘汰。”縣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大隊有關負責人梅開說,印刷行業分三個級別,分別為出版物印刷、包裝裝潢印刷及其他印刷,目前安吉縣能夠承擔出版物印刷業務的僅1家企業。“可以說,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只是影響到印刷行業的某個部分,即彩色單頁、廣告宣傳冊等市場逐漸被多媒體替代,業務直線下降,但是彩色包裝市場卻在上漲。”他說。
究其原因,是因為現如今生活條件得到改善,購買高端產品的人群越來越多,真正高檔的產品還是需要優質的包裝,所以近年來包裝裝潢印刷市場份額反而有增無減。數據顯示,近年來,400億元的工業總產值中,安吉縣包裝裝潢印刷原先占比為3%—5%,從2014年至今,已占到6%—9%。
某包裝企業負責人表示:“順應市場趨勢,積極擁抱互聯網,加快轉型步伐,才能站穩腳跟。”同時也源于企業源源不斷的成本投入,通過機器換人跟上先進技術印刷包裝印刷工廠,最后贏得市場先機。
有序發展,“園區化”生產尋出路
包裝業的行情在一定程度上是工業產銷的“晴雨表”,面對出現的問題和市場前景,包裝印刷業如何尋求一條健康、可持續發展之路?
“早在前些年,我們就有個設想,通過‘園區化’集中生產,緩解‘低小散’企業的一系列不規范生產行為。”梅開坦言,“園區化”生產首要因素就是土地指標,從政府層面很難破解這一難題,于是當地有企業萌生出租廠房的想法,意將這批企業集中在園區,將廠房不合法、環保排放、物流等難題一次性解決。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園區化”生產辦法很好,最大好處除了幫助“低小散”企業解決實質性問題之外,還可以形成行業“產業鏈”,最終達到良性、有序競爭。“但是這個辦法的操作性到底有多大,還要看‘低小散’企業愿不愿意來,因為這批企業要考慮企業成本,地理位置遠近等因素。”該業內人士說。
也有人曾提議,政府是否可以出臺相關政策,通過入園企業減稅、提供貼息貸款等優惠政策,鼓勵“低小散”企業積極入園;另外,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可以為它們提供培訓學習的機會,讓“低小散”企業主多掌握新知識,拓寬眼界,多方共推行業可持續發展,當然,有關部門也要從嚴監管,促其優勝劣汰。
“還有一點不容忽視,現在市場出現供大于求、重復投入的現象,如果企業入園后,是否可以對它們進行分類,減少重復投入、優化產業結構。”縣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大隊有關負責人說,一批規模企業也要起到示范帶頭作用,帶動成長型、有創造力的小企業健康有序發展。
若印包企業實行“園區化”后,影響幾何?
其實綜合目前印包行業的現狀來看,實行“園區化”的條件并不十分成熟。若是強制性地實施這一“架空”政策,對于原本就生存艱難的印包企業來說,根本就是雪上加霜。
且不說搬離前后所造成的一系列停產誤工的巨大費用損失,對于植根于本土的印包企業來說,資源人脈積攢不易,一旦離開,不僅需要重新尋求資源合作,還要面臨企業內部人才大面積流失的窘境。
“園區化”的建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切身為印包企業考慮,貼近他們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走上實現“園區化”的道路。
注:文章整理自浙江在線-安吉新聞網
〖 知名品牌推薦 〗
往期熱文回顧
1August2019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