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4-12
承載十篇章的2012年,在人們的奮斗與期盼中,悄然度過。世界末日沒有來臨,印刷業依然忙個不停。據不完全統計,安徽印刷業2011年的總產值約為240億元,2012年受國家經濟形勢低迷制約,沒有出現大幅提升,處于緩慢增長狀態,預計總產值可達260億元,增幅在2.5%左右。
四個印刷區域各有特色
縱觀安徽印業的全貌,四個特色印刷區域已經形成,且發展速度較快,總體實現了規?;a,不僅為行業增光添彩,也成為當地經濟中的亮點甚至是支柱。這四個區域分別是:以出版物印刷著稱的合肥市,塑料及瓶蓋包裝印刷突出的桐城市,簿本印刷實力較強的蒙城縣,藥品包裝印刷特色鮮明的太和縣。
合肥市的出版物印刷,以品種多、產量大、質量優著稱。書、報、刊、教材、教輔、光盤、地圖印刷等應有盡有,可謂品種多;全省光盤的100%、租型中小學教材的90%、皖版圖書的85%、本埠報紙和代印報紙的70%都在合肥印制,可謂產量大;合肥印企多次獲得新聞出版總署和本省政府的印制獎,精裝《傅雷譯文集》被世界四大圖書館之一法國巴黎圖書館收藏,可謂質量優。到2012年底,合肥市具有出版物印刷資質的企業已超過110家安徽津橋包裝印刷有限公司安徽津橋包裝印刷有限公司,年生產總值約55億元。由于書刊印企面臨訂單日趨減少的困難,合肥出版物印刷整體效益年增長率不高,預計2012年僅為1%~1.5%。
桐城市的塑料及瓶蓋包裝印刷由于廠集中、產值高、貢獻大,而與廣東中山小欖、浙江溫州龍港、河北廊坊三地齊名,同為中國四大包裝基地。廠集中是指桐城市現有12個鄉鎮和3個街道,其中10個鄉鎮、街道都建有包裝印刷廠,新渡、雙港等鎮的大小印廠更是滿街遍路可見,全市印廠總數超過560家;產值高是指桐城印刷業2011年總產值已突破45億元,2012年預計可超過50億元;貢獻大是指桐城包裝印刷所交利稅年年攀高,已成為當地經濟支柱產業之一。中國包裝聯合會專門授該市以“全國包裝基地”的牌匾,市委書記、市長逢包裝業重大活動必出席。
蒙城縣的簿本印刷和太和縣的藥品包裝印刷,皆因產品自成一體而富有特色。簿本印刷雖事簡利薄,不入大雅,但蒙城人引以為榮、樂此不疲,所制簿本國內暢銷、國外歡迎,廣種薄收,仍有錢可賺。2012年全縣簿本產值有望達到4.5億元,比上年增長10%左右,多家企業換設備、添汽車、建新廠。太和縣的印廠只做藥包裝,不事二主。滿城一色的藥廠,一色的藥品包裝,藥品制作與藥品包裝相互依托、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太和的中西藥走南闖北,太和的藥品包裝也早已出縣跨省,搞起連鎖經營。全縣2012年藥品包裝總產值預計可達5.8億元,比上年增長6%左右。
當地經濟和文化條件促成特色印刷
安徽四個特色印刷區域迅速形成,與當地文化資源和經濟條件不無關系。
合肥幾乎集中了全省圖書和光盤出版單位的全部,發行量大的報紙和期刊社的大部分,是安徽中小學教材租型印制業務唯一發放源頭,這就為合肥地區出版物印刷企業提供了就近、便捷和“基本口糧”的生存條件。原安徽新華印刷廠、現安徽新華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正因為得到了中小學教材、教輔和皖版圖書印刷業務長期、不間斷的支持,歷經60年風雨不衰,歸屬安徽出版集團后越戰越強,連續五年進入“中國印刷企業100強排行榜”,且名次逐年前移。
桐城是著名的桐城學派的發源地,父子宰相張英、張廷玉的故鄉,當代又出過嚴鳳英、鄧稼先等名人,為全省出博士最多之地,文化底蘊十分深厚,這使得桐城人較之皖地其他區域的人更早更快地接受和研習市場經濟,敢于打拼,領先創辦私營企業。桐城羽絨業和制刷業的興起,也為包裝印刷就地解決業務來源提供了可能。桐城包裝印刷拿到的第一桶金,嚴格說還是取于自家門口。
蒙城作為中國道學鼻祖莊子的故鄉,傳承文化的意識由來已久。漢光武帝劉秀年間,這里最先將蒙縣改為蒙城。在推廣漢字簡化活動中,蒙城人開始印制簿本,并引以為榮、樂此不疲、越做越多、終成氣候。安徽印業首個品牌“青竹林”簿本,即誕生于此。
藥品包裝在太和問世,更是制藥業派生的結果。隸屬阜陽市的太和縣,早年就成為皖北中草藥集散地,很快又發展為中成藥和西藥生產地,藥品包裝市場需求自然隨之出現。太和規模最大的包裝企業、“仁濟”公司的掌門人范曉東,當初萌生辦廠念頭,僅因得到一位藥品經銷商的點撥?!叭蕽惫救∶?,也是源自中醫藥界常用的“仁心濟世”之意。
需應對的問題和挑戰
安徽各特色印刷區域都面臨問題與挑戰,但也有待發掘的空間,應對妥當才可持續發展。
合肥出版物印刷的突出問題是印刷產能過剩,印刷業務缺口日趨擴大。未來數字出版物或將逐步取代紙質出版物,傳統出版物印刷面臨窘境。但合肥地區的包裝和商務印刷市場潛力巨大,書刊廠應果斷調整產品結構,實施轉型,改變成綜合類印企。合肥華云印務公司不搞單打,集書刊、包裝、商務、制罐于一體,西方不亮東方亮,實現了穩步發展,系成功范例。
桐城包裝印刷雖面廣量大,但小而散局面嚴重,處于粗放增長階段,需要加速同業間整合,集中入駐產業園區,實現規?;a,向集約型增長方式轉變。同時遵循“以紙代塑”、“以紙代木”的包裝業發展趨勢,不拘泥于塑料和瓶蓋包裝,適時適度轉向紙質包裝。
蒙城簿本印刷的弱項在于勞動密集,依賴于手工和半機械化生產,亟需提高生產自動化程度,減員增效。
太和的藥品包裝訂單已達極限狀態,很難繼續自給自足。但阜陽地區是著名的酒鄉和多類食品產地,藥品以外的包裝市場仍有較大空間。太和包裝業同仁宜轉變觀念,廣建人脈,就近開發酒包裝和食品包裝業務,以豐補歉。
(作者為安徽省印刷協會秘書長)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