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4-09
此前筆者曾寫過一篇文章介紹,出一本書需要花費多少錢,這次來聊聊出一本書能賺多少錢,也說說我為什么一直做自費出書,而不做公費出書。
我們拿一本定價在40元左右的書來計算。為什么選擇這個價格的一本書呢?因為定價過低的書沒有利潤空間,定價過高的書市場銷售效果不會很好,也就是說,太便宜了沒錢賺,太貴了不好賣。
1.書號成本
一本書既然想賣錢,首先得正規。目前我國能正規公開銷售的圖書,基本上都是國內單書號出版的圖書。如今,一個書號的價格,大概是4萬元-10萬+不等。這僅僅是一個書號的價格。
2.編校成本
然后就是審稿費用及排版設計費用。因市場發行圖書要求較嚴格,差錯率要在萬分之一以內,所以審稿費用會高一些,一般會在千字二三十元左右。這個費用是按版面字數計算的,而不是純字數。審稿費大約在5000-8000元左右。封面設計費在500-1000元左右,排版設計費大約在10-20元/頁,一本書排版費大約在2000-3000元左右。加起來,大約在8000-12000元左右。
3.印刷成本
再就是印刷費,一本定價40元的書籍,印刷費一般在8-10元/本。一般只在網上發行的圖書包裝印刷印刷費用,起印量會在2000-5000本左右。如果通過書店渠道走線下發行的一般起印量得在5000冊以上。這樣,印刷這塊的費用分成兩種:網上發行:16000-50000元;線下發行:元。
4.發行成本
再就是發行費。所謂的發行費一般是指配貨費和退貨費,也就是配貨和退貨過程中產生的物流費。網絡發行的,因為只需往一個地點發貨,費用不會很高,可以忽略不計。書店渠道發行的一般發行費大約在20000元左右。
這樣,一本書下來的總成本大約在:70000-180000元。大部分通過書店渠道發行的圖書的基礎成本都在10萬元左右。我們暫且按10萬元計算。
5.發行利潤
那么,發行一本書得賣出去多少本,我們才能夠回本呢?
書店一般拿貨都按3折左右的價格,一本定價40元的書,能夠給到供貨商的價格大約在12元左右。我們先把印刷成本扣除,一本書去掉印刷,我們大約還剩4元左右的利潤。一本書的出版和發行成本暫且按60000元計算。60000÷4=15000本,也就是我們的發行量在15000本,這本書才算剛好回本。如果是出版社本版圖書,不需要考慮書號的費用,這樣一本書基礎成本大約20000元,這樣也得需要5000本以上的發行量才能回本。雖然出版社的書號不需要花錢,但是在現在書號資源極度緊缺的背景下,一個書號可以不費任何成本,也無需承擔任何風險,轉手就能賺到40000元的利潤,出版社是不會不考慮經濟效益的。所以,就算出版社的書號沒有成本,出版社計算一本書是否可以公費出版的時候,也會把這個利潤加進去,低于這個利潤空間,他們肯定不會做的。
如今,出版社的本版圖書,大部分也僅僅是通過網絡渠道發行,或者是給圖書館配貨,這樣綜合下來收益能高一些。除非一些市場前景相當好的圖書才會考慮書店渠道發行。如果剛好出版社有自己的網店,這樣就不需要跟別人分成,一本書的發行價格可以做到六七折以上,也就是定價40元的一本書能到手24元以上。這樣利潤相對高些。另外館配的價格也參差不齊,好一點的一般也能做到3-5折。在出版是有自己網上書店的情況下,定價40元的一本書,除去物流成本,利潤大約能達到10元左右,這樣,一本書能有五六千冊的銷量就可以回本了。
這樣看來,公費出版也不是很難,畢竟咱們國家有14億人口,賣出去5000本書還是挺容易的。但是了解圖書發行行業的人都知道,因為現在獲取知識的渠道非常廣泛,大部分讀者寧愿看視頻或者通過網絡去閱讀,也不愿買一本書,不光成本高,也不如通過手機閱讀方便。一般一本書能有三四千冊的發行量就不錯了,能有過萬發行量的書已經算是暢銷書了。所以,出版社做的很多公費圖書還不如賣一個書號的利潤高,只有一少部分公費圖書的利潤會比賣號利潤高。出版社作為一家企業,也需要考慮經濟效益,起碼需要吃飯,養活工作人員。不可能完全不講究經濟效益的。
6.是否可以考慮公費
打算把你的作品公費出版的時候,先掂量下自己的文章值不值那些錢,如果換成自己在書店看到一本寫得跟你類似的書,自己會不會花錢購買,如果連你自己都不愿去買,憑什么讓別人去買。
在此,奉勸作者們,一定要理性看待公費出版的問題,從實際出發,而不是盲目地自我感覺良好。倘若真心想寫公費圖書,先多去書店了解了解,看看別的發行量好的書都是怎么寫的,自己與之有何差距,真正做到公費出版的作者,往往都是對圖書市場研究多年,經過多年嘗試才成功的。你有可能看到他的一本書被公費出版了,但其背后有可能他寫的剩下9本都藏在自己的電腦硬盤里默默無聞。他們在背后已經付出了很多才取得了一點點的成績。如果你只是為了賺錢,或許寫作并不是一條很好的路,如果把你在寫作上所付出的放在別的領域,或許你能得到更多。寫作本身就是一條貧瘠而又寒苦之路,那些因寫作而得來的榮譽以及經濟產物不過是其意外收獲罷了。我希望所有的寫作者都是因為熱愛而寫作,而不是為了賺錢而寫作。急功近利只會適得其反。對于純文學圖書而言包裝印刷印刷費用,已不是那個單靠內容好就可以暢銷的時代了。
文學圖書公費出版的幾個必要條件:
1.內容好,一本市場圖書內容好是基礎,這也僅僅是基礎而已;
2.作者有一定知名度,起碼是省級作協副主席以上,或者在省內屬于一線知名作家,或者一些非專業作家,但是屬于國內知名公眾人物;
3.有賣點,如獲過國家級知名大獎,比如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等;
4.題材好,這一類的不推薦沒有經驗的作者去做,想寫暢銷題材的書至少要先研究這方面的圖書市場一段時間,倘若沒做過深入研究,肯定很難寫出符合市場的圖書來。
曾經有個作者告訴我他的書內容很好,能保證有幾萬的銷量,如果誰能公費出版他的圖書,肯定能大賺一筆。這個人很聰明,可是所有的編輯,所有的出版人,包括我在內也都不是傻子。既然你的書能保證賺錢,你何不自己把這個錢賺了?干嘛非得讓別人去賺這筆錢?很顯然他自己清楚,風險很大,他想把這些風險轉嫁到那些“傻子”的頭上。不要妄想通過這種低劣的手段去蒙騙編輯或出版人,出版人只認稿件和市場。沒有哪個出版人能被你忽悠的,畢竟他們對圖書市場的了解要比你深。或許你的書稿內容不好,但是你有公認的知名度,出版社也可以考慮公費出版,但前提是你真的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名人,而不是個只有自己覺得自己很牛的“偽名人”。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