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2-12-29
1,
《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批復,關停高污染企業,全部用清潔能源
2018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復了《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簡稱“《綱要》”),4月21日,新華社全文播發。
其中,關于“開展環境綜合治理”的部分,再次引爆軟包裝行業。
《綱要》指出,要推動區域環境協同治理。新區及周邊和上游地區協同制定產業政策,實行負面清單制度,依法關停、嚴禁新建高污染、高耗能企業和項目。提升傳統產業的清潔生產、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整治,強化綜合監管。集中清理整治散亂污企業、農村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棄物。開展地下水環境調查評估,全面開展滲坑、排污溝渠綜合整治。
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塑料包裝印刷廠家,終端能源消費全部為清潔能源。嚴格控制移動源污染,實行國內最嚴格的機動車排放標準,嚴格監管非道路移動源;鞏固農村清潔取暖工程效果,實現新區散煤“清零”;構建過程全覆蓋、管理全方位、責任全鏈條的建筑施工揚塵治理體系。根據區域大氣傳輸影響規律,在石家莊-保定-北京大氣傳輸帶上,系統治理區域大氣環境。
嚴守土壤環境安全底線。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推進固體廢物堆存場所排查整治,加強污染源防控、檢測、治理,確保土壤環境安全。
2,
雄安新區原來的傳統產業:不改造升級,就關停或搬遷!!!
隨后,在5月7日,新華社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副組長鄔賀銓,其中,就“新區如何處理和原來傳統產業、人口的關系?”做了提問。
鄔賀銓說(部分摘錄),雄安三縣目前的GDP有200多億元,二產從業人員20多萬人,基本上是缺品牌的低端產品,雖然還有市場但附加值不高,與雄安定位的高端高新產業不符。
針對這些產業,要分類管理,有的關停或搬遷,有的改造升級,利用先進的數字技術和節能環保技術來改造提升當地傳統產業。
換句話理解:
不改造升級,就要關停或搬遷!!!
3,
徹底取締廢舊塑料、印刷等重污染企業,關停“散亂污”9853家
據河北新聞聯播報道,一年時間,雄安新區取締關停“散亂污”企業9853家,完成整治改造了2245家。
從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區建立以來,雄安三縣就開始重拳出擊,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以下為不完全回顧:
2017年7月10日,安新縣境內白洋淀被環保部納入 " 新三湖 ",白洋淀上游流域的生態保護及污染防治進入攻堅階段。
2017年7月12日,雄縣召開“散亂污”企業整治集中攻堅行動動員部署會議。雄縣 " 散亂污 " 企業整治攻堅行動重點對全縣范圍內涉及廢舊塑料、印刷、制版等重污染 " 散亂污 " 企業和非法排污的涉水企業進行徹底關停取締。
2017年7月27日,河北省環保廳發布,容城縣公安部門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打擊污染環境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對污染新區環境、破壞新區生態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持" 零容忍 "。
2017年7月31日,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官方公眾號 " 雄安發布 " 發布消息,雄安新區三縣啟動環保工作網格化監管,以村為單位,縣、鄉、村三級聯動,切實解決白洋淀環境治理中的問題。
……
4,
雄縣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塑料包裝印刷基地,年產值超100億元
作為雄縣的招牌產業之一,塑料包裝行業在雄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近年來,當地政府通過對產業鏈的集中規劃,通過設立雄州塑料包裝工業集中區和雄縣革塑工業園區,落實各項優惠政策,令塑料包裝成為了雄縣四大產業之一。
(1)企業規模:
截至2016年末,河北雄縣有塑料制品產業鏈上下游生產企業4000多家,從業人員5萬余人,年產值超過100億元。而整個河北省的包裝企業不到8000家。雄縣的塑料產業占到GDP的70%。
(2)生產能力:
經過體制和技術的創新,雄縣塑料制品的生產能力迅速提升,產量平均每年增長率保持在26%左右。已成為中國北方塑料產品的主要供應地,產品市場輻射全國大部分省區,部分產品出口國外。雄縣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塑料包裝印刷基地。
(3)裝備水平:
雄縣塑料包裝行業擁有各類包裝印刷設備10000余臺(套),塑料顆粒年用量達到60萬噸,產品占領了京津大部分市場。
(4)產業分布:
雄縣塑料制品密集分布區有縣城鈴鐺閣大街、東環路、東城大街、五鋪街、北環路五條專業街,有五鋪、亞古城、西候留、古莊頭、黃灣等10個專業村。當地生產的主要產品有組織袋、聚酯膜袋、高低壓聚乙烯袋、高溫蒸煮袋、吸塑盒、吹塑瓶等。這些產品廣泛用于食品、服裝、化工、電子、建筑等包裝。
(5)產業格局:
塑料包裝行業現已形成了集吹塑、吸塑、注塑、流延、制版、印刷、復合、制袋于一體的系列化生產流程,構筑起了三類包裝產品(塑料軟包裝、紙塑包裝、塑料容器包裝)、四大印刷技術(平、凸、凹、絲)和產銷一體的產業格局。
5,
塑料包裝印刷企業的命運岌岌可危,環保不過關塑料包裝印刷廠家,想繼續存活,難!!!
如今,雄安新區針對環保問題一再下發“死命令”,屢屢重拳出擊,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一年時間,取締關停“散亂污”企業9853家,完成整治改造2245家。
雄縣全縣范圍內涉廢舊塑料、印刷、制版等重污染 " 散亂污 "企業和非法排污的涉水企業徹底關停取締,當地的塑料包裝印刷企業的命運岌岌可危。
而從2016年開始就停不下來的全國范圍的環保督查,仍是一把“利劍”,直插軟包廠的“咽喉”,環保不過關,想繼續存活,難!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