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3-19
最近兩三年,日本凸版又將其在中國的多家子公司,如上海凸版印刷有限公司、上海久正醫用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等,并入凸版利豐雅高體系統一管理。
上海利豐雅高為什么會停產?
2016年,深圳利豐雅高關廠的消息,曾在印刷圈引發廣泛關注。
當年,三好同學所發的《深圳利豐雅高也關廠了!最近壞消息有點多︱快報》,迄今仍是“印刷企業家”公眾號閱讀量的“天花板”。
深圳利豐雅高之所以選擇關廠,直接原因看似是周邊居民對其廢氣污染問題的持續投訴,深層次原因則是其所在廠區已經成為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利豐雅高包裝印刷(東莞)有限公司,難以繼續容納工業企業生存發展。根據新近公示的《深圳南山區南山街道利豐雅高城市更新單元規劃(草案)》,深圳利豐雅高原廠區將被建設成為以商業、辦公及旅館業為主的商業區。
據說,日本凸版從深圳利豐雅高關廠中獲得了不菲的土地補償收入。當時,深圳利豐雅高員工獲得的離職補償也很不錯。
此番,上海利豐雅高又為什么會選擇關廠?
官方公告給出的解釋是:近年受疫情及國內外大環境影響,公司的主營業務快速萎縮,雖然公司上下全體員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想盡辦法壓縮成本,但依然無法扭轉行業整體不景氣、扭虧無望的局面,特別是今年的上海疫情導致公司長達兩個月無法開工,造成客戶大量流失,給了公司致命打擊。
因此,“集團經過慎重考慮,不得不做出停產的決定”。
這里面實際上包含了兩重意思:一是上海利豐雅高的主營業務原本已經處于萎縮狀態;二是上海本輪疫情導致的長達兩個月無法開工,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連背靠兩大實力派股東的上海利豐雅高,都選擇停產了。各位老板說說,疫情這三年,圈內企業承受的壓力能有多大?
當然了,疫情原因可能只是一方面。據三好同學側面了解,近年來上海利豐雅高雖然確實面臨業務下滑的壓力,但其盈利狀況似乎并沒有糟糕到非停產不可的地步。
實際上,在2008年收購利豐雅高之后沒幾年,日本凸版在中國的印刷業務便呈現收縮態勢。
2012年,凸版印刷(上海)有限公司停產關廠;2012年末到2013年初,年銷售規模超5億的凸版印刷(深圳)有限公司關廠;2013年末,北京日邦印刷有限公司被爆停產;2016年,深圳利豐雅高停產關廠。此外,原屬于利豐雅高系的番禺藝彩,貌似于2021年2月完成股權變更,成為一家內資企業,新股東是一家物業管理公司。
根據公告給出的信息利豐雅高包裝印刷(東莞)有限公司,目前到9月30日是停產收尾期,上海利豐雅高將在此日期之前與員工完成解除勞動合同的相關手續,并對不能繼續為利豐雅高服務的員工,按個人工作年限給予法定標準(1N)倍的經濟補償金。
2021年年報顯示,上海利豐雅高參加社保的員工數為170人。根據這一數量推算,其年銷售規模應該在1億元上下,很難超過2億元。
9月30日之后,上海利豐雅高作為一個企業實體,或許還不會馬上注銷,但其作為印刷企業的生產職能卻已經走到了盡頭。
關注疫情之下印刷企業的困境
不管上海利豐雅高選擇停產是否有其自身深層次的原因,疫情給圈內企業帶來的壓力都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自2020年初疫情爆發以來,圈內老板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中已經走過了近三年時間。從整體上看,多數企業在前兩年都可以說是有驚無險,平穩過關。不過,進入疫情第三年之后,隨著上海、北京等地疫情的爆發,以及由此導致的經濟下行壓力,圈內老板明顯感覺到比前兩年更大的市場寒意。
這一點,從上半年印刷圈規模以上企業的表現中就可見一斑:營收同比增長1.1%,利潤總額同比下降7.2%。至于上海、北京兩地印刷圈規模以上企業的利潤總額,更是分別下跌了87.4%、43.2%。不難想象,兩地都會有相當一部分企業處于盈虧平衡點附近,甚至身陷虧損境地。
如何引導這一部分企業堅定信心,并幫助其盡快走出困境,是一個艱難但又必須直面的課題。無論如何,都由衷希望每一家圈內企業都能度過難關,等到云開霧散的那一天。就到這里。最后,還是祝各位老板好運吧,也祝各位印刷人好運。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