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3-15
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等九部門共同印發了《2016年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專項治理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要點》在加強源頭治理中明確:啟動建立藥品出廠價格可追溯機制,推進醫療服務定價方式改革,加強對市場競爭不充分的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的價格監管,建立健全藥品價格的監測和信息發布制度。
那么,建立藥品出廠價格可追溯機制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建立?如何一步步擠出藥品價格的“水分”?對此藥品包裝盒印刷,小編采訪了河南省大型醫療機構的幾位藥學專家,這里通過他們的講解,為業內提供相關問題的解決思路和對策。
“出廠價格最好向社會公示”
采訪中,藥學人士普遍認為,藥品價格之所以牽動人們的神經,在于藥品是特殊商品,是用來治病救人的。眾所周知,由于目前整個醫藥購銷環節太多,層層加價,到了醫院,患者使用的藥品的價格就高得離譜。這無疑增加了群眾的看病就醫負擔。
“要降低藥品價格,就要盡可能縮減藥品流通環節增加的費用及流轉的次數,這是國家要建立藥品出廠價格可追溯體系的目的所在。”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陳忠東表示。
信陽市中心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劉如品坦言:目前,我國臨床使用的藥品近萬種,但是,屬于物價部門定價的藥品卻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大部分藥品是由企業自行定價后報物價部門備案的。由于藥品生產成本信息的不對稱,某些藥品企業就會以此來擴大利潤空間。
據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師郭錦輝分析,現在的藥品市場供過于求,醫藥批發企業過多過濫,藥品購銷多為分散型的市場形態,加之藥品物流信息的不通暢,同樣的藥品一個地方一種價格。所以,在藥品銷售過程中,難免會存在高定價、高折扣、重推銷的銷售機制。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追求利潤最大化就成為藥品生產企業和經營企業的自然屬性。
“解決上述問題,需要有關部門進行綜合治理。藥品出廠價格應參考藥品核定的成本來制訂,然后再將出廠價格通過一定的方式向社會公示。這樣的話,不管是藥品的招標環節、采購環節,還是最后到老百姓手里,才能實現藥品價格的全鏈條監管。”陳忠東建議。
藥盒上印出廠價可行嗎?
在2016年的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就有媒體報道稱,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預防腐敗局原副局長崔海榮就藥價改革調研后發現,雖然我國藥品種類非常多,但是群眾常用藥僅有500多種;另外,藥價虛高問題非常驚人。他建議,進口藥盒上印上報關價格,在國產藥出廠時,藥品生產企業在藥盒上印上出廠價格。這條建議瞬間引發業內熱議。
那么,在藥盒上印上出廠價格可行嗎?陳忠東指出,藥盒上印不印出廠價格、藥盒上印什么內容,這都是由相關法律法規來決定的。把藥品出廠價格印到藥盒上直接向公眾進行公示,不失為一個追溯藥品出廠價格的好做法,但是,這需要法律法規先行才有可行性。如果采取這種公示方法,不僅會給藥品生產企業帶去很大壓力,讓其不敢貿然加價,同時,下游環節在進行藥品價格談判時也會有據可依。
劉如品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果在藥盒上印上出廠價格,給公眾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同一類藥品價格越便宜越好。但是,藥品是一種特殊商品,不能用價格的高低來評判藥品的好與壞,醫院講的是對癥下藥。”
通過整合現有資源來實現
對于如何著手建立藥品出廠價格可追溯機制,陳忠東認為應該從以下3個方面出發。
首先,與藥品質量追溯體系相結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公布了新修改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將藥品電子監管系統調整為藥品追溯體系。如果藥品出廠價格可追溯機制能夠和藥品質量追溯體系結合起來,就可以對藥品價格和質量進行統一監管。
其次,實行藥品流通領域“兩票制”。即推行從生產到流通和從流通到醫療機構各開一次發票的“兩票制”,壓縮中間環節,降低藥品的價格。據了解,目前藥品流通主要以“多票制”為主藥品包裝盒印刷,即每一層級的代理需要開一次發票,這使得藥品終端銷售價格比出廠價格高出好幾倍。實行“兩票制”也是實現藥品出廠價格可追溯的方式之一。
最后,從稅收的源頭來層層追溯。即從藥品銷售的終端追溯到醫藥批發公司,然后再追溯到藥品購銷上游,通過稅務部門來促進藥品出廠價格可追溯機制的建立。
陳忠東說:總之,建立藥品出廠價格可追溯機制,關鍵是要整合各種現有資源,比如整合稅務部門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資源等,然后通過最佳的方式來實現藥品出廠價格的可追溯,最終實現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的目的。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