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3-14
企業不一定要貪大求全,但一定要能持續發展,不一定要能做得多久,但一定要與社會的需求一致。
——寧波大漢印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單亞敏
奉化這座城,吞吶了幾千年風云,以鐘靈毓秀的文化內涵,優越的環境條件和經濟戰略藍圖構筑的發展高地,蓄起了高屋建瓴之勢,打造一襲現代海洋藍色文明的風華。
坐落于奉化市東郊工業園區的大漢印邦股份有限公司,積淀著傳統印刷文化精髓的同時,用國際化的視野和氣勢邁向印刷企業的創新之路。近日,筆者有幸采訪了大漢印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單亞敏,我們將解讀一代女企業家在資本市場的新藍海中如何乘風破浪。
在轉型的風口,做一個艱難的決擇
上世紀90年代末20世紀初,波導手機盛極一時神海包裝印刷有限公司,大漢印邦的雛形,是為波導做配套電子產品加工的加工工廠。直到2009年才實現華麗轉身,更名為“德盛印務”,正式進軍印刷行業,業務逐步擴展到華潤啤酒、百威英博啤酒、哈爾濱啤酒外箱包裝。
“雖然我們的訂單多了,但每年只能完成所有訂單的50%左右,受自身生產能力限制,剩余訂單消化不了,感覺壓力很大;再者,我們的啤酒箱要運往全國各地,近幾年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直線上升,導致運輸成本水漲船高。看起來企業每年的產值增長,卻沒有提升利潤的增長。”單亞敏董事長回顧當年的情景這樣解釋到。
進入新世紀,我國印刷業的確得到了較快的發展,行業競爭力不斷提高,投資規模迅速擴張,設備更新步伐加快,服務功能逐步強化神海包裝印刷有限公司,產業概念及大流通市場格局基本形成。但長期以來,進入印刷業的門檻較低,且沒有退出機制,使得產業產生諸多漏洞。如產品結構單一,缺乏核心競爭力產品;生產能力低水平化,生產方式、工藝技術、設備構成、管理模式等都大同小異,很難形成自身鮮明的特點。
起步不到幾年的德盛印務,或多或少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雖說年產值已經超過5000多萬,在寧波地區同行業中也稱得上是中型企業了,可德盛印務的掌門人單董不滿足于現狀,繼續尋求企業營利增長點。她認為,傳統的印刷企業變革,不僅要追求科技進步、進行技術改造,更要注重樹立品牌形象、創新新模式,實現產業結構向研發端和品牌端的轉型,而轉型的關鍵在于加強企業的戰略管理。所以為謀求企業穩定和發展,通過對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分析,必須制定出長遠的、系統的、全局的謀劃。是保守經營發展戰略還是創新新模式經營戰略?彼時成為德盛印務的選擇題。
苦練內功 試水新三板
幾年前,新三板的出現,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沒有足夠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實踐準備,它的交易問題、融資渠道問題、資本投入與退出問題困擾著很多企業,都不敢試水。對于熟諳投資市場的單董來講,她堅信新三板的未來,就是中國的納斯達克,是中小企業轉版上市的“綠色通道”,有利于企業吸引風投、引入戰略投資者,更方便地進行資產并購和重組,是企業做大做強的一條好途徑。
2013年9月26日,國務院發文決定新三板擴容,規定符合條件的公司均可掛牌。這個決定讓單董欣喜萬分,她第一時間就跟國金證券簽訂了十月份進場的合同,并迅速完成公司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為“大漢印邦”,2014年8月4日拿到批文,9月10日正式掛牌。“整個上市過程還是很順利的,因為我們準備的很充分!”單董做出這樣的解釋。是的,看似一切水到渠成,這與多年來企業技術的改造、印刷產品的研發和管理的創新都是密不可分的。
借助新三板 插上騰飛的翅膀
大漢印邦的上市,使企業以嶄新的面貌亮相。首先,公司內部優化人力資源管理。對于技術人才,引進培訓機構進行專業化培訓,改變以往的經驗主義;提高設備自動化程度,引進智能機器人操作,減少人工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對公司管理層實行干股模式,給予一定的股票獎勵,使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
并購是企業對外發展的重要戰略。鑒于啤酒包裝行業受季節性與地域性影響較大,大漢印邦充分運用上市公司的平臺和資本運作杠桿,積極探索并購事項,擴大公司業務發展空間,提高設備綜合利用率,增強持續盈利能力。2014年12月,公司順利完成對奉化市順發工藝品有限公司的現有設備、人員和現有業務的并購整合,并購后兩家企業的資產結構、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優化互補,實現了在文化教育產品行業的跨越式發展。這次并購成功,標志著大漢印邦在資產整合探索的道路上,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2015年5月、6月,大漢印邦進行三次增發,共計4180萬股,總籌集資金8360萬元。在此基礎上,再次成功收購香港誠達公司,該公司以生產兒童益智類游戲拼圖為主,收購后企業產值增加2000萬美元,其利潤增加5%美元。
單董坦言:“我們公司上市后,股權結構和高層職責更加明晰,股權投資行為被納入交易系統,受到主辦券商的督導和證券業協會的監管,公司一切管理透明化,治理水平邁上新臺階。其次,公司掛牌后,通過互聯網、交易信息平臺以及社會媒體,社會知名度和品牌認知度有所提升,企業的成長性、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得到了公認。另外,我們直接融資時不存在還本付息的壓力,增強了企業創業與創新的動力和能力。借助新三板市場上市融資,獲得長期穩定的資金,改善企業的資本結構。”
掛牌后的大漢印邦,預計2015年,將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年出口創匯超1000美元,年創利稅超過1000萬元。談到未來的發展,眼前這位女企業家信心滿滿。她告訴筆者,目前公司正在研發和試水“O2O”線上線下產品有機結合的生產和銷售模式。相信大漢印邦在文化和教育產業的大板塊中會大有作為。
在新藍海中進軍國際市場
在近幾年規劃中,大漢印邦著力提升公司的創意與設計,充分挖掘傳統文化資源與現代的兒童益智教育用品的融合點,確立由傳統印刷企業向文教產業轉型,有傳統內銷向外銷企業轉型,實施文化產業走出國門戰略。目前,大漢印邦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設立門戶網站,進行文化產品網絡直銷,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此時,大漢印刷已具備國際視野,正積累著參與國際競爭的智能與實力,并大踏步地向著更廣闊的天地邁進。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