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3-12
綠色食品包裝以及印刷環保之路,是未來包裝印刷發展方向包裝尤其食品包裝作為商品的“貼身衣物”,其在原輔材料、印刷工藝等方面的安全性,直接影響著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性,繼而對人體健康和社會產生影響。包裝綠色印刷使用綠色材料,可以減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排放,控制殘留在包裝材料和容器的化學物質向被包裝的食品和藥品等遷移,使包裝更加環保和安全,對公眾健康、環境保護以及印刷企業都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PackingDigest》雜志和可持續包裝聯盟(SPC)開展的可持續包裝市場調查顯示:過年,可持續包裝的穩定增長是包裝行業不斷變革和創新的動力。今年的Drupa國際印刷與紙業展覽會也在大力推廣綠色印刷,參展廠商都在通過綠色環保材料、節能高效的設備、提高成品率的技術和工藝、減少浪費的技術和措施,以及關注設備制造的碳排放問題,踐行著綠色印刷,贏得了包裝印刷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歡迎。包裝綠色印刷已成為各企業謀求利潤的關鍵之一,是包裝印刷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由新聞出版總署印刷發行管理司主辦,中國印刷技術協會、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聯合承辦的“中國綠色印刷展”展區中推出的綠色環保食品包裝體驗活動人潮踴躍,場面火熱。
體驗中展出的綠色環保包裝袋,采用綠色油墨——純植物油基油墨印刷,現場即可盛裝鮮熱的爆米花,包裝十分安全,體驗的人排滿了整個通道。包裝綠色印刷不僅有益于包裝使用者的身體健康,有益于環境的保護食品自動包裝印刷,對包裝印刷企業來說,也是一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好事。一方面,實施綠色印刷,使用綠色環保的原輔材料,可以免除對企業員工的傷害,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在履行社會責任,踐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同時,也能提高員工的企業歸屬感和認同感,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效率。另一方面,綠色包裝是大勢所趨,早點實施包裝綠色印刷,可以早點搶占市場先機,贏得客戶,贏得市場,獲得經濟利益。作為第一批通過綠色印刷認證的包裝印刷企業,常德金鵬印務有限公司很早就開始進行“綠色轉型”,實施“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經濟、綠色經濟發展模式”,圍繞“綠色印刷、減量生產”的主題,從包裝設計綠色化、印刷工藝綠色化、印刷材料綠色化、企業文化綠色化等多個角度著手,積極響應綠色印刷的號召,踐行綠色印刷發展理念,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也為企業帶了很好的經濟效益——企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年產值突破17億大關,并先后獲得了“中國包裝龍頭企業”等幾十項國家級、省部級榮譽。
同樣作為第一批通過綠色印刷認證的包裝印刷企業,上海煙草包裝印刷有限公司除了從材料、工藝等方面實施綠色印刷外,全面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采用健全的管理制度,嚴格進行產品VOC控制,積極推動包裝印刷品的安全環保性能檢測,在保證包裝產品質量、安全性能的同時,贏得了客戶的充分信任,實現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包裝綠色印刷是全球包裝印刷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國政府和行業組織也在積極引導和推廣。《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標準已經出臺,新聞出版總署正在積極配合環境保護部推動凹版綠色印刷標準的出臺,進一步規范包裝的綠色印刷。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對于消費者來說,“好”的包裝意味著在琳瑯滿目商品中第一時間搶奪眼球,增強與對象的親切感。什么才是“好”的包裝?近期,過度包裝也成了人們討論的熱點,商品因為有了奢侈包裝價格有可能上漲幾倍幾十倍甚至幾萬倍。說到現在的食品包裝現狀,我們可以從近年來國家對包裝行業的“關注”來談談。為了有效地限制商品過度包裝,保護商品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正當權益,倡導合理消費,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國務院將《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條例》列入了2008年立法計劃。國家質檢總局按照國務院法制辦立法計劃安排,起草了《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條例(征求意見稿)》。
國家質檢總局法規司于2008日下午2:00舉行立法聽證會。事件追根溯源,一切皆因“豪華月餅包裝”。我個人覺得真正的緣由乃包裝行業沒有規范發展,現代物質文明與人的私欲利用達到某種程度的噴發而出現的后果,當然事有兩面,正因為發展過快而過度包裝,才把商品、包裝、企業、社會的矛盾得以更快顯現,整個行業現正處于規范發展期,需要進一步實現產業的全面升級。隨著國內食品加工高速增長,以及不斷成長的中產階級的擴大,食品消費者索賠案也在不斷增加,質量和衛生要求也正在提高。巨大的市場商機面前注定有太多的競爭對手,企業要提高自身的贏利能力就必須實行品牌戰略、走差異化路線。包裝行業是一個與各產業部門有著密切聯系的產業,目前我國包裝行業品種、門類日益齊全,同時也擁有了一批世界級包裝的龍頭企業,所以包裝企業要實現突破性的發展,關鍵取決于包裝企業科技創新的力量和水平的提升,除了對包裝材料的研發、大型成套設備的開發制造、綠色包裝的廣泛推廣之外,包裝設計也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乍看之下,市場上的包裝材質可謂五花八門,而各種商品的設計也可謂參差不齊。以保養品為例,各類玲瑯滿目的化妝品包裝無不是經過精心設計而成的,這也無非是希望引領消費者輕松看其外表,而對其內在成分卻不大在意。
過度的華麗包裝,歸根到底都是營銷的技倆,而未來包裝設計的趨勢,將會是“強調綠色環保”的舞臺。那么,該如何把握未來包裝設計趨勢呢?談到包裝設計,這里面包含的概念太多,例如具有文化氣息、方便攜帶等等。國外控制過度包裝有三招目前,國外對過度包裝的控制手段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標準控制,即對包裝物的容積、包裝物與商品之間的間隙、包裝層數、包裝成本與商品價值的比例等設定限制標準。如韓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第二類是經濟手段控制,如對非紙制包裝和不能滿足回收要求的包裝征收包裝稅,如比利時。另外,通過垃圾計量收費,引導消費者選擇簡單包裝,如荷第三類是加大生產者責任,規定由商品生產者負責回收商品包裝,通常可以采用押金制的辦法委托有關商業機構回收包裝。為了便于回收,生產者會主動選擇使用材料少、容易回收的包裝設計。如德國、法國等國家。目前,國家僅對食品和化妝品包裝、月餅包裝出臺過強制性標準。根據《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GB23350-2009),除初始包裝之外的所有包裝成本總和不得超過商品銷售價格的20%,《要求》還對食品和化妝品包裝空隙率和包裝層數做出了規定,并提供了空隙率的計算公式。
比如,糧食類商品的包裝必須在2層及以下,空隙率小于等于10%,飲料、酒、糕點、保健食品等其他食品的包裝必須在3層及以下。促進包裝物減量的地方立法具有創制性,既無可參照的上位法,也沒有先例可循。因此,草案把商品包裝分為兩類,對國家有強制標準的,實行重點監管,以約束性規定為主;對國家暫未制定標準的,以倡導性規定為主,鼓勵和引導全社會參與包裝物減量,因此,需要依靠“企業自我約束,政府引導管理、行業規范自律、社會共同監督”。食品包裝未來的環保之路,需要政府、企業、設計師和消費者的通力合作,需要全社會 的理解和支持。“環保實際上是一個公眾事業……民意期待是環 保進步的動力。”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包裝行業要徹底擺脫目前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 長方式,惟有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食品自動包裝印刷,強化 環保意識,強化市場競爭意識,更新設計觀念和設計手段,依靠科技創新、設計創新提高包 裝設計水平。中國是一個新興的包裝工業大國,但更應該早日成為一個包裝工業強國。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